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河北省保定市概况

2022-10-06 18:48:39 2515

摘要: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曾是直隶省会,直隶总督驻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从1669年至1968年,是河北的政治、经济、...

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曾是直隶省会,直隶总督驻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从1669年至1968年,是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区内拥有众多名胜: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狼牙山、白洋淀、冀中冉庄地道战遗址、古莲花池等。保定市高等院校众多,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 等著名高校。

保定市是对外开放城市、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WWF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第二批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也被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入选2008年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保定地铁规划2025年建成“两纵两横”的四条地铁线路,2030年保定地铁通向周边县区。

历史沿革

折叠

古代时期

保定市

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 则保定别称为上谷。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于清苑县置保塞军。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保塞军升为保州,清苑县更名保塞县。金保塞县复名清苑县,并复置满城县。

宋淳化三年(992年),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此地战争。金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

金天会七年(1129年),于保州设顺天军,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城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1录事司、7州、8县,州领11县,“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1]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折叠

民国时期

保定市

1937年9月24日,日军侵占保定。

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由天津迁保定,日军不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出动“扫荡”,残酷屠杀抗日军民。日伪还于1944年以保定城关及附近村庄成立保定市,并建立伪保定市公署。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

1947年10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开始由保定迁往北平。

折叠

解放后

1948年11月5日,解放军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4年,撤县定县专区,所属部分县划归保定专区。

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现定州市)、阜平、涞源、涿县(现涿州市)、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

保定

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往石家庄。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

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和清苑县(现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

1987年,撤销郊区。1994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保定市(地级)。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同意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和南市区,设立莲池区;撤销保定市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设立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保定市的行政区划由3个区、18县、4个县级市的格局,变为5个区、15县、4个县级市的格局。

行政区划

折叠

区划沿革

保定

1959年底,保定设路西区(新市区的前身)。1960年,路西区并入保定市区。1961年7月,保定市区撤销,在环城西路以西的市区建立新市区。

保定北市区建于1953年,1959年,北市区被撤销,与南市区合并为路东区,并与1960年再次于路西区合并为市区。1961年市区被划分为新市区、永华区、裕华区、新华区四个区。1962年,永华区和裕华区北半部再次合并为北市区。

保定南市区始建于1953年,系原一区和四区合并而成。1955年定名南市区。1959年与北市区合并为路东区。1960年路东区、路西区合并为市区。1961年市区划分为新市区、永华区、裕华区、兴华区四个区。1962年9月,兴华区和裕华区南部合并成立南市区。1987年11月,撤销郊区建置,杨庄、南大园、焦庄三乡划属南市区。1998年12月,保定市部分地区调整行政区划,清苑县部分地区划归南市区,南市区部分地区划归北市区。此后,保定市南市区政区、建制沿袭至2015年4月。

2015年5月8日,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获悉,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将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和南市区,设立保定市莲池区;撤销保定市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分设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至此保定市辖5区、15县、3县级市。全市总人口、辖区面积没有变化。其中保定市辖区由3个变成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

本次区划调整,将“竞秀”、“莲池”命名为保定新的市辖区名称。

折叠

地理位置

保定

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

保定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

保定市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医疗保健机械完善,文化娱乐场所众多。保定是京师门户,曾“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现为大北京经济圈中的两翼之一,北京主要卫星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折叠

气候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4]

折叠

水文

保定市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中上游。大清河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水系上游为拒马河,自张坊出山口以下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在涿州市境内有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汇入后称白沟河;南拒马河在定兴北河店有北易水、中易水汇入,白沟河、南拒马河在白沟新城汇流,以下称大清河。北支洪水经新盖房枢纽分别由白沟引河入白洋淀和新盖房分洪道入东淀。南支水系有潴龙河、唐河、孝义河、府河、漕河、萍河等,均汇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经白洋淀下口的枣林庄枢纽入东淀。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4.3万平方千米,白洋淀以上流域面积3.1万平方千米。境内水系的最大特点是呈扇形分布,自成水系。

主要行洪河道有5条,即永定河、白沟河、南拒马河、新盖房分洪道和潴龙河,河道总长202公里,堤防总长372公里;一般行洪河道9条,河道总长236公里,堤防总长393公里。白洋淀周边堤防长153公里。还有众多的支流行洪排水河道分布于山区、平原。

折叠

历史文化

折叠

陶瓷石刻

保定

雄县黑陶

中华黑陶工艺源于古老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有七千多年的灿烂历史。后因青铜器出现被取代而失传近四千余年。黑陶由原来人们的生活日用品,逐步发展成古朴、庄重、优美、高稚的艺术品,成为古代宫廷和官宦贵族阶层所珍爱的工艺品。

曲阳石雕

自西汉始,曲阳石工便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诸物,初为墓碑,后亦用于记事、留言,主要陈列于寺庙,被汉武帝盛赞为“雕刻之乡”。北魏时期雕刻的佛像、雄狮已形成独特风格,作品古拙浑朴,体形狭瘦,偏重形似。大唐盛世,佛教盛行,石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曲阳雕刻流行圆刀法,人物、佛像造型丰富,衣饰调顺、文武有姿,飞禽走兽、花鸟静物等轮廓清晰,线条流畅,玲陇剔透。元代曲阳石雕艺术已享有盛名,作品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奇巧生动,有不少作品成为传世之作,雕刻艺人杨琼所作的“一狮一鼎”作为贡品,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度赞赏,称“此绝艺也”,并“将其编籍宫中,督燕南诸路石匠营造大都”,至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清末,曲阳艺人刘普治雕刻的“仙鹤”、“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自此有“天下咸称曲阳石雕”之说。民国中期,几家较大的私营雕刻厂,如公义兴、日新、永新等,在北京、南京等地均设有销售点。新中国成立后,曲阳3000多名石雕艺人先后参加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及天安门修复等项工程。

定兴文化

定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时属范阳县,金大定六年(1166年)始置定兴,取大定兴盛之意。我国最早的音乐家高渐离,燕国名臣郭隗,东晋名将祖逖,唐朝诗人卢照邻、贾岛,元朝名将、保定府建造者张柔,元朝著名戏剧家、《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清末军机大臣鹿传霖皆出于此。燕昭王招贤纳士所筑黄金台,荆轲刺秦王时的荆轲渡均在定兴。义慈惠石柱和慈云阁是同故宫、长城同期公布的国保文物;贤寓调、民俗“九曲黄河灯阵”、“黄金台传说”等成功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戏剧盔头、贤寓刺绣、珐琅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定兴还是元曲的故乡,河北梆子、孙式太极武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曲阳定瓷

隋朝曲阳开始烧制粗瓷,至唐代便有白瓷生产,到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生产宫廷用瓷而著称,为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烧制的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匀净,薄而时硬,素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苏轼有诗盛誉:“定州瓷瓯,颜色天下白”。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由国际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创作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刀法以定窑镌刻为主,立意新奇、高雅别致,被定为国家珍品,由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白沟泥人

白沟泥塑,俗称白沟泥娃娃,已有300多年历史。白沟泥塑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多次出国展出,并做为国家馈赠、陈列佳品。多年来,“白沟泥人”与“杨柳青年画”齐名。泥娃娃最早起源于镇西的北刘庄,在十八世纪末,发端于清乾隆年间,从数家糊口只末技,到风靡一方之特色,至清末,竟发展成为北方的泥人之乡。到清朝末期,白沟的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古镇街干石桥段渐次形成别具特色的泥人市场,产品远销华北,口外及东北各地。

易水砚

易水砚产于古易州,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历代宫廷之贡品。弘治《易州志》载:砚石有紫、绿、白、褐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唐朝曾赐易州制砚、制墨大师奚超以国姓,赐名“李超”,其子李廷圭充任墨官。随后李廷圭又将技艺传到安徽,再传入广东端西,从而带动了歙砚、徽墨和端砚的发展。到了宋代,易水砚更为赵氏皇族所垂青,名列宫廷贡品之首。宋代鉴贡家赞易砚:质地坚润而刚,颜色嫩而纯,滑中有涩,涩而不滞笔,涩而易发墨,其色尤艳。明代鉴贡家赞易水砚:质之坚润,琢之圆滑,色之光彩,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整,为砚中之首。在清代,柳叶烟、磨盘柿和砚台并称“易州三宝”,为清廷贡品。

易县绞胎瓷

简称绞胎,是中国唐代出现了一种名贵的陶瓷品种。它是利用不同颜色的陶瓷泥料进行特定的切叠绞合后再成形,经干燥后烧成的一种陶瓷制品。按绞合方式和混料颜色的不同,可使其构成各类抽象的艺术画面,且花纹由表及里,内外相联。它不公仅具有类似宝石的质地,而且具有古朴、高雅、名贵之特征,新颖、美观、柔和之视觉,坚固细腻、质朴之手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浓厚民族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在宋代靖康之变后失传,从而使这一古代陶瓷艺术品在今天极为少见。新的绞胎陶瓷艺术品不但保留了传统绞胎陶瓷的艺术特色而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使新品更加丰富多彩。已先后9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

折叠

其他工艺

安新苇编画

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生长芦苇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已有“淀中有蒲柳多霞苇”的记载。淀内有苇田十二万亩,年产芦苇七点五万吨。白洋淀芦苇特有的皮薄、节长、韧性好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天然材质美。

高阳纺织

高阳纺织源远流长,始于明末,兴于晚清,盛于民初,四百年长盛不衰。高阳纺织遍天下,二十世纪上半叶,产量占华北地区三分之一,有“桂林山上无杂木,高阳花布四季新”之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纺织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阳的印花布更是独树一帜。时至今日,高阳纺织再现辉煌,驶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高阳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纺织强县”。

折叠

文化节日

顺平桃花节

顺平县是林果大县,果树面积近30万亩,仅桃园就有20万亩,2001年8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桃乡”。仲春时节,万亩桃花竟相开放,争奇斗艳,绵延起伏百里不绝,沿途近百里,时时闻花香,处处是桃源,迎面花海,处世忧愁,随即而去,真是“人间四月芬菲尽,桃花依然笑春风”。

敬老健身节

长寿之城——保定,自古以来,就有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其平均寿命明显高于全国,一年一度的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是保定独有的节日。

空竹艺术节

保定市举办国际空竹艺术节,除创造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和开幕式外,还将举行空竹技艺展示、空竹论坛、空竹文化长廊展示、空竹艺术节摄影大奖赛、空竹博览会等。来自美国、俄罗斯等60个国家及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92个城市、5000多名空竹爱好者参加。“空竹达人秀”表演将展现世界最高空竹技艺水平和魅力,共推空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9]

白洋淀荷花节

为塑造白洋淀旅游品牌新形象,提升白洋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1991年开始,安新县每年7月23日至9月23日举办白洋淀荷花节。

涿州花灯节

涿州花灯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间的“通会楼”而得名,清末民初时列为涿州八景之一,称作“通会灯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涿州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齐放,银花共开,千家万户,燃烛通宵。

安国国际药材节

安国国际药材节

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超常发展于改革开放以后。“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已成为天下药商笃信的箴言。自1980年以来,安国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两次迁移和扩大沿革千年历史的马路中药材市场,建成占地400亩,拥有400多座楼房和4个交易大棚的祁州药市,赢得了“天下第一药市”的赞誉。[10]

满城红叶柿子节

满城县是国家林业部命名的“中国磨盘柿之乡”,其磨盘柿以“个大、汁浓、味美”享誉海内外。满城神星柿子沟为满城磨盘柿生态旅游景区。几万亩柿树森林分布于沟内6个村庄周围,神星柿子沟群山环抱,柿林浩瀚,景观优美,空气清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春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春季柿林如海。

折叠

特产

保定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的发源地,从保定历代文物中的谷物工具、熟食陶器,还有商代的爵,中山国当时的羊羹等,都印证了保定饮食的历史。保定地处广袤的冀中平原,物产丰富,特产居多。自古以来,保定一直是京畿重地,深受宫廷菜的影响,再加上地方官府的来来往往,使得各地的菜肴都多多少少与保定饮食相结合,从而促进了保定餐饮历史的弘扬。保定传统食品有驴肉火烧、大慈阁香油、大慈阁素面、大慈阁酱菜、大慈阁糕点、白运章包子、白肉罩火烧等久负盛名的特色美食。

风景名胜

折叠

综述

保定

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地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AAAAA级景区2处(白洋淀,野三坡)、国家AAAA级景区8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

境内群山西峙,沃野东坦,植被繁茂,山明水秀。既有避暑的凉城,又有泛舟的湖泊。野三坡世外桃源,神奇俊美;白洋淀苇绿荷红,胜似江南;白石山、大茂山巍峨耸立,云蒸霞蔚;天桥瀑布、龙门天关飞流直下,气象万千;西胜沟峡谷龙潭、峰回路转,北岳庙历览千年,风采依然;万倾桃园“乱花渐欲迷人眼”,空中草原“浅草才能没马蹄”;紫荆关畿南第一天下险,古栈道地下长城世间奇!红色文化丰厚。

有埋葬着清代4位皇帝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收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的千年古刹大慈阁;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有出土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的西汉靖王满城汉墓等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省保,504处市(县)保,1600余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有8万余件馆藏文物,凝古聚珍,神光灵藏。

折叠

上谷八景

上谷:是古郡名。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把河北中北部改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了河北的都会,人们就把保定称为上谷。上谷八景,就是保定八景。

市阁凌霄(大慈阁)

大慈阁建于公元1227年,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为上谷八景之首,史称“市阁凌霄”,是近千年的古寺,大慈阁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阁后有全国罕见坐南朝北的关帝庙。 大慈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12]

奎楼应宿

相关记载为:“古代保定有两座奎楼,一是建于明代万历年,位于南门以东古城墙顶部,为双重檐八角楼;另一座建于清代初年,位于大慈阁以南,筑室六丈结楼于颠,下做四洞,人可往来,俗称穿心楼,后称穿行楼,今仍有穿行楼街地名。奎楼又称奎星阁、文昌阁,是古城悠久文化象征建筑。奎楼应宿,形容奎楼之高似可与天空二十八星宿中之奎星相呼应。”南门以东的古城墙上面坐落着号称保定八景之一的两座奎楼。只是,那座残存在老保定人心中的“穿心楼”,早在40年代就已经不复存在。

横翠朝晖

横翠朝晖,顾名思义的说法应该是古楼横翠与朝霞交相辉映,巍然成景,这在保定上谷八景之中应该是大家闺秀一般的景致。清代内阁学士郭棻在他的诗中有这样的描写:“胜迹孤悬古泰州,楼名横翠意非浮。晴连海日楼添翠,雨逼朝烟翠拥楼。”试想当年古保定的城市风貌——横翠楼所在之处大慈阁高耸而立,奎星楼列于其中,总督府威严肃穆,莲花池春光旖旎,城外古寺钟声长鸣,行人举步之间莺歌燕舞、草青水碧,东城之外更是花红柳绿、一望无际。且不说登高远眺朗峰竞秀,也不说西城古刹松涛起伏

莲漪夏艳(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初建于770多年前,为张柔所建,原名“香雪园”, 其时,“帘户疏越,澄澜荡漾,鱼泳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临漪亭记略》)。元代之后,保定遭遇地震,该园被毁。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时任保定知府的张烈出官费加以修复,此园才得以重见天日。池中“蓄鳞艺莲,环池植柳如槛”,并修建了亭台和围墙,辟为“水鉴公署”,意即以水为鉴,鉴身、鉴心,成为达官贵人饮宴享乐的场所。明清两代,将元时的保定路改为保定府,清雍正二年,又将元直隶巡抚衙门升级为总督部院,从此保定府成为直隶省会。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增置宾馆,后将宾馆扩建为行宫。清代,莲池曾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整建和重修,园内古木森森,奇花争艳,山、水、楼、台、亭、榭参差错落,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几疑城市若蓬莱”的盛誉。

东皋春雨

东皋春雨的具体景点,就在如今东风公园里大石桥东边往北的土坡上。传说它是北宋时期的烽火台遗址。解放后,改建成东风公园。

西刹秋涛

在保定“上谷八景”之中,有两处景致都是与府河相关的。古时的府河上游既叫一亩泉河,也叫鸡距河。泉水汇集,日夜流淌,流到灵雨寺(今八中)附近,又一分为二。一股经大闸南流入府河,水声轰鸣,便是“西刹秋涛”。一股向东北绕城一周,在今南关天水桥北侧汇入府河,再流入城中。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就是“鸡水环清”。

鸡水环清

在古城保定,一亩泉,府河成就了古城昔日的辉煌。在保定滨河公园有一处壁画,上述“鸡水环清”的字样是这样的:“元代初年张柔在重建清苑郡城时曾作新渠,引鸡距泉一亩泉水入城。明代建文年,改保定之土城为砖城时,修筑护城河,引鸡距泉一亩泉水环绕古城。清澈河水与雄伟之保定古城构成鸡水环清胜景。”足见老保定的水色之美。一亩泉也因玫瑰芙蕖,香闻十里,飞鸟游鱼,各自鸣跃的动人景致,博得“小江南”的美名。上世纪五十年代,依靠一亩泉水的“八大厂”曾为保定工业腾飞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后期大量开采地下水,不仅形成“漏斗区”,还让保定的母亲河断流,干涸,“珠玑万斛涌泉根”成为老人们的记忆。

狼峰竞秀

狼牙山位于易县,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峰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新落成的“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馆内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