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22:26:09 | 浏览:621
(一)“冯唐易老”的出处
去年秋,参加河北文学院组织的江西上饶采风活动,路过位于南昌的滕王阁。几个文友借机参观了著名的滕王阁。登上滕王阁,便联想起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一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原话是这么说的:“嗟乎! 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
我与同行的文友说,王勃提到的冯唐,就葬在我们赵县,城南野鸡铺村就有冯唐墓,冯唐指不定是我的老乡呢。
冯唐何许人也?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人们常用冯唐易老,来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既然志书有这样的记述,那么冯唐墓或可一见。抱着这种想法,2008年我曾到野鸡铺村探访过冯唐墓。
野鸡铺村原为八个小村庄组成,因村庄形状似鸡,故取名野鸡。明初在这里设腰铺,又称野鸡铺。出县城往南约20分钟车程就到了野鸡铺村。来至村南、惟见一条干涸的大沙河横亘在面前,而冯唐墓已难觅踪迹。打问村中一位常姓老者,他回忆说:“听说明代时,野鸡铺村南古驿道旁,曾竖有‘冯唐故里’石碑一通,大约在清末民初年间损毁了。”
早年间, 野鸡铺村东南方向有一座北岳庙,明嘉靖间《重修北岳庙碑》刻载有:‘赵州治南二十里有村曰冯公村,曰杨村。’冯公即是冯唐。现在的冯公村已经分做北冯、中冯、北南冯和南南冯四个自然村了,当地传说,此即为冯唐故里。
1966年,北冯村冯家墓地出上了一块墓砖载:“冯户贵胄, 冯公之墓”,年号为仁寿四年(604年) ,说明至少在隋代就有了北冯村。有一年,北冯村在沙河故道烧砖取士,再发现唐代古墓一座,墓志铭文有“冯氏贵胄”字样,即贵族的后裔。2001年5月,中冯村民工在村南沙河用推土机取士时,发现砖室墓葬数座,出土大陶罐、小钵罐、陶马俑等文物5件,有人说是冯唐后裔之墓。
清朝诗人饶梦铭曾写有这样一首诗,佐证了冯唐墓在赵州城南:棘蒲何处宅冯唐,社鼓城南认故乡。太息一言空悟主,汉家多少白头郎。
这四句诗说得明白:棘蒲(赵州)社里,哪里去找冯唐的宅子?城南社祭的地方才是故乡。叹息冯唐推荐魏尚,白白醒悟了汉文帝,汉家有几个为郎直到白头呢?赵县的文史专家《冯唐祖籍平荆考》,认定冯唐的祖籍为赵县。至于,冯唐的父亲移居代那,又迁到安陵乃是后话。
(三)进谏汉文帝,冯唐被任命为车骑都尉
《史记.冯唐列传》是这样介绍冯唐的:冯唐因为孝顺出名,担任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为什么当了郎官?家在哪里? ”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 我在代郡时,有人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巨鹿城下作战的情形。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
冯唐回答说:“他还赶不上康颇、李牧的指挥才能。”皇上说: “根据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祖父在赵国时,任官帅将,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是代王的丞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了解他的为人。”汉文帝听后,很高兴,拍着大腿说:“唉! 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否则,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很久,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是个粗陋之人不懂得忌讳。”
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溃兵败,被秦人俘虏消灭。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边地的税金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弄的懂朝廷的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现在,他们只是因为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听了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皇帝的节符,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三、开家特色小吃店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不需要什么高大上,需要的是实惠,因此,可以选择在农村集镇上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比如像贵州的牛肉粉、羊肉粉、豆花面、肠旺面、豆浆油条、包子馒头、蒸饺、水饺、馄饨等小卖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不大还还实惠。
因为小王老家离现在工作的地方很远,一直以来都是长期在河北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所以在河北没什么亲戚朋友,过生日就叫了领导和同事,他觉得,身在异乡,领导和同事还愿意陪着他,他就打算好好的准备几桌饭菜,就连酒也准备的是茅台酒,也是顺便感谢一下大家一直以来对他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照顾。
导读:生产队时候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奇实用,你还记得几样满满的回忆啊!我们还有玻璃球,吃两毛钱的冰柜,花的人民币是少数民族的。怀念童年时代。那时候穷,但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与人之间是那种淳朴的民风
很多童年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儿时的玩具有没有勾起你曾经快。看到这些照片,感觉这些人就在昨天每周要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记得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我院里看电视,要是没凳子了,直接坐地上,顽皮的孩子,就坐墙头上,或者,爬树上。确实值得回忆啊。70-80年代农村孩子自制的30种玩具,满满。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没有玩具没有变形金刚,更没有IPAD。我们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所。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就已经人到中年了。
上个世纪六七八十时代,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孩子们都过得充实快乐。绝大部分孩子家买不起玩具,只要见其他孩子玩的,都会自己想办法做。那个年代的人,玩具全部都是自己做,自己创造,弹弓、打蛋、打耳、“斗鸡”、泥钱、等等多了。
70-80年代,农村条件有限,那时的农村孩子没有网络,甚至连电都没有,不过那时的农村孩子们的童年也过得很快乐,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运用农村特有的地道材料制作出了很多的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那么的高科技,那么的好看,精致。但是这
人类对于自己周围的一切总是有着无限的好奇,比如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强大力量非常恐惧,但是却并没有因为这份恐惧而感到畏缩,而是试图找出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并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解释,甚至是对自然进行改造,让自己的种族能够顺利地延续下去。如今
育儿,始终是父母们最关心的话题,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很多宝爸宝妈们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来访”。本期健康大讲堂邀请到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赖维阳,为宝爸宝妈们分享育儿常识。吐奶后要不要继续拍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