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的守卫有多森严?内有八旗外有绿营,整个陵区如铁桶一般

时间:2022-09-11 15:26:11 | 浏览:4667

有一位东北的读者私信御史,说他祖上是满洲正红旗人,清末时是清东陵的一个低级军官。为此想让御史介绍一下清东陵的官员设置,以及守陵兵丁的情况。大多数读者对于清代的陵寝制度应该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至于官员设置情况,以及守陵军队,估计了解得不是很多

有一位东北的读者私信御史,说他祖上是满洲正红旗人,清末时是清东陵的一个低级军官。为此想让御史介绍一下清东陵的官员设置,以及守陵兵丁的情况。

大多数读者对于清代的陵寝制度应该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至于官员设置情况,以及守陵军队,估计了解得不是很多。御史手上刚好也有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清代的陵寝总共有三处,即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这里就以清东陵为例,具体来讲。

清东陵官员设置情况

清东陵首陵是顺治帝的孝陵,顺治帝入葬后,即康熙二年,开始在东陵设置管理陵寝的机构,由礼部、工部、内务府派出官员,分司其事。清代史料中,将东、西陵所设之礼部、工部官员称为“陵寝礼部”、“陵寝工部”,内务府则隶属掌仪司。

之所以让礼部、工部参与管理陵寝事务,主要还是由于这两个衙门的属性决定的,礼部官员主要是监视礼仪,岁供物品,以序祀事;工部官员主要是修缮工程,故工部所派之官员皆隶属屯田司。

康熙初年,东陵的官员设置尚不健全,长官为东陵总管大臣,级别较高都是特旨任命,具体办事的则是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

东陵埋了五位皇帝和后妃以及孝庄文皇后,每个皇帝的陵寝和妃园寝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各陵在总管大臣的领导之下,又设有各陵的主管官员。

比如顺治帝孝陵,设内务府掌关防郎中一人,员外郎、主事、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副内管领各一人,笔帖式二人。礼部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读祝官二人,赞礼郎四人,笔帖式二人;工部设员外郎一人。

再以孝庄文皇后为例,其昭西陵设内务府掌关防郎中一人,员外郎、主事、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各一人,笔帖式二人;礼部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赞礼郎四人,笔帖式二人;工部设郎中一人。

从孝陵与昭西陵的情况来看,东陵内皇帝陵和皇后陵的官员配置情况大致处在一个水平,基本上没有等级之分。而妃园寝官员的配置情况则要简单一点。

比如康熙帝景陵妃园寝,内务府只设尚茶副、尚膳副、副管领;礼部设读祝官二人,赞礼郎三人,笔帖式二人。至于单独建陵的皇贵妃一类的,其官员配置情况与妃园寝同。

需要说明一下,东陵内除了皇帝和后妃以后,也有个别的皇子被葬入陵内,比如乾隆帝和富察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曾被乾隆帝密定为太子,但上天不眷顾,乾隆三年便早早地去世了。

乾隆对这个皇子极为疼爱,他死后被追封为端慧皇太子,在东陵内单独修建陵寝,此即端慧皇太子园寝,其官员配置情况与妃园寝同。

东陵武职官员以及守卫兵丁

以上介绍了东陵的文官配置情况,武职官员总体来说数量不多,但兵丁人数却不少。东陵的地理位置是比较重要的,辖区内的马兰关是长城沿线一处重要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顺治年间,马兰官是马兰峪都司所管辖的地方。

自从建顺治帝孝陵以后,朝廷就派遣了镶蓝旗汉军参领陈承明到马兰关任副将,具体管理东陵的守备任务。也就是说,康熙时期,东陵文官最高的是总管大臣,武官就是马兰关副将。

雍正元年,随着康熙帝梓宫奉移到景陵时,为了加强防陵区内的防护力量,雍正皇帝下旨将马兰关副将提升为总兵官(正二品)。到了乾隆时期,东陵总管大臣一职,不再委以专人,而是由马兰镇总兵官兼任,此制一直沿袭到清末。

马兰镇下辖八个营,共有大小将官186员,兵丁2971人。这支部队不负责陵区内的守卫,主要是驻扎在外围,每天不分昼夜穿插巡逻,平时严禁百姓入陵区种地、放牧、砍柴、烧炭、开矿,如有违犯,则从严治罪。

东陵马兰镇总兵,以及西陵的泰宁镇总兵,不仅仅是负责守卫皇家陵寝的。从编制上来说,马兰镇是属于直隶省的绿营部队,还担负有巡逻地面和守卫地方之责。正是由于马兰镇总兵的这种双重属性,所以他既要直接向皇帝负责,也要受直隶总督的节制。

上面讲到马兰镇官兵是负责外围守卫的,至于陵区内的守卫则有另外的部队。具体情况是每一个陵都驻守有数量不等的八旗兵丁。

以孝陵为例,其防卫官兵设总管一人,翼长二人,骁骑校二人,辖领催、马甲八十名;景陵守卫官兵设总管一人,翼长二人,辖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人,领催、马甲共八十人。

从各陵守卫兵丁来看,皇帝陵和皇后陵的配置也是一样的,都为马甲八十人。而单独建造的皇贵妃陵,以及妃园寝的配置减半,设防御十人、骁骑校一人,领催、马甲四十人。东陵中唯一不设防卫官兵的仅有同治帝惠陵妃园寝,这是由于同治帝后妃数量少的缘故。

如果仅以东陵陵区内的守卫来看,人数大致有七八百人左右,加上外围又有马兰镇的三千绿营,不说苍蝇飞不进去,至少也算是铜墙铁壁了。

相关资讯

清东陵

#唐山可圈可点#清东陵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陵寝。地理位置在河北遵化市,交通可以考虑自驾游。修建时间长,历史悠久,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较为完整,布局得体的陵墓建筑群。

顺治孝陵:清东陵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孙殿英为何不盗掘孝陵

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1928年,孙殿英打着在清东陵军事演习的幌子,盗掘了清东陵中四位清朝皇帝的陵墓。唯独顺治皇帝的清孝陵未被盗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孝陵的地宫中有什么神秘的机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孝陵的地宫至今没有人进去

清朝都亡了一百多年,为何清东陵还有守陵人?谁支付他们的工资?

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从努尔哈赤称帝到最后的溥仪称帝,一共经历十二帝,统治时间一共276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被迫宣布清朝亡了是在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朝成为历史。而溥仪皇帝虽然作为皇帝,但却从未拥有过当皇帝的实权,一直受别人的控制。之前的

清东陵被盗之后,无数珍宝为何会像人间蒸发一样,至今杳无音信?

清东陵是由顺治帝亲自选址建造的清朝皇家陵墓群。与此同时,清东陵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为宏伟、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合理的一个帝王建筑群。该陵园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

万万没想到,河北清东陵,竟埋葬着红楼梦最少14位核心人物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提到清东陵,大家一定会对《东陵大盗》这部电影印象深刻。它讲述的是民国初期,孙殿英借剿匪为名,带领军队进入清东陵,挖开慈禧皇太后和乾隆皇帝陵寝疯狂盗宝的故事。也正是这部电影让清东陵名声大噪,走进了

大过年游清东陵,就不怕晦气吗?

题记离开蓟县经承德回东北必须途径遵化,而马兰峪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古时候这里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这是马兰峪一带真实的写照。 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则是因风

【研学之旅 幸福远足】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研学游让孩子们可以真正走到大自然和历史中去,切实感受一番,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游名胜、寻底蕴、访匠心,旅游和“充电”两不误,马上和

清东陵几大未解之谜,乾隆帝裕陵地宫用八尊菩萨雕像诅咒盗墓贼?

十一国庆长假去哪儿玩?清东陵是个好选择!藏着很多未解之谜的清东陵止不住让好奇宝宝们想来探索,为何只有孝仪皇后死后是干尸而不是白骨?为何乾隆帝的棺木两次顶住石门?为何棺椁会漂起?……来清东陵一定要请个好导游,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趟丰富的历史课。原

清朝皇帝共有四个陵墓群,你知道几个?为何只有清东陵相对出名?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清东陵地区真的偏僻吗?从人文地理角度来看清东陵被盗的原因

清朝皇家共有三处陵区,包括关外的福陵、昭陵、祖陵和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这其中只有清东陵被盗掘的最严重,除顺治皇帝孝陵以外,其余陵寝全部被盗。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把清东陵位置偏僻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清东陵的位置真的非常偏僻吗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丽江古城旅游网杭州旅游网山海关旅游攻略福建旅游网蓝月亮洗衣液资讯网灭蚊灯品牌网惠普电脑评测网趵突泉旅游攻略蜜雪冰城会员日TCL冰箱评测网茂名新闻爆料网名剑球杆小龙虾养殖中国式离婚富士山旅游网
河北旅游网推荐河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河北必玩十大景区、河北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夏天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适合三天两夜的旅游胜地资讯。
河北旅游网 5959.net.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