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5:49:43 | 浏览:560
在康熙皇帝的景陵之前,清代的永、福、昭、孝四陵,或是帝、后同时入葬,或是皇后晚于皇帝入葬,而景陵则首开帝陵先葬皇后之先河。那么这位先于康熙皇帝入葬景陵的皇后是谁呢?她与康熙之间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今天小编就来为您说一说——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紫禁城内正在处理朝政的年轻皇帝康熙显得十分不安。此刻,他的心不仅为气势正盛的三藩叛乱所焦虑,同时,也为坤宁宫内一位正在难产的妇人所深深牵动。这位妇人便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
孝诚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她的祖父索尼是四朝元老,位居康熙初年的四大辅臣之首,父亲噶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
孝诚皇后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十二月十七日。康熙四年(1665年)孝庄皇后不顾权臣鳌拜的阻挠,立这位大清功臣的女儿为皇后,七月初七日行纳聘礼,九月初八日行大婚礼,正式册立为中宫皇后。
当时孝诚皇后13岁,康熙帝12岁,实际上孝诚皇后只比康熙帝大4个月。婚后,小夫妻格外恩爱,相敬如宾。
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孝诚皇后为康熙帝生了一个皇子,取名叫承祜。在这之前,庶妃马佳氏已生了皇子承瑞,所以承祜排行为皇二子。后来承瑞在康熙九年(1670年)夭折了,承祜成了事实上的皇长子;又因为他是皇后所生,属于嫡出,加上承祜英俊聪明,所以,他颇受康熙帝和孝诚皇后的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未想到承祜只活到4岁就死了,给康熙帝和孝诚皇后以极大的精神打击。
两年以后,即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孝诚皇后又生了一个皇子,为使这个皇子平安无事,仿照汉人做法,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保成,大名叫胤礽。
因为胤礽(雍正帝即位后改为允礽)在出生时,他的6个兄长中已死了5个。所以允礽排行为皇二子。胤礽是上午10时出生的,因为是难产,孝诚皇后在当天下午四时就死在了坤宁官,年仅22岁。
康熙帝与孝诚皇后结婚10年,感情笃深,非常恩爱。皇后英年早逝,使康熙帝痛断肝肠。
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是三藩叛乱的第二年,叛军几乎占据了半个中国,气势正盛,而清军平叛前线战事正紧。21岁的康熙帝既要处理国政,还要指挥平叛战争,昼夜操劳,废寝忘食。就在这日理万机的紧张时刻,康熙帝为了痛悼爱妻,辍朝五日。从五月初六日到五月三十日这25天里,有20天康熙帝亲自到孝诚皇后梓宫前举哀、奠酒,进行祭奠。
孝诚皇后死后两天,即五月初五日,梓宫移到西华门外殡宫暂安。因当时康熙帝的陵寝尚未营建,只得于五月二十七日将梓宫移到京北的巩华城殡宫暂安。六月二十七日,被谥为“仁孝皇后”。
孝诚皇后死后不久,康熙帝就派大臣到遵化昌瑞山孝陵附近相度万年吉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十九日,孝诚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一同移往山陵,康熙帝一路沿途护送。三月初八日寅时,两位皇后的梓宫正式入葬景陵地宫。
康熙帝死后,被谥为仁皇帝,这个“仁”字与仁孝皇后的“仁”字重复,所以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改“仁孝皇后”为“孝诚皇后”。九月初四日,上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简称孝诚仁皇后或孝诚皇后。
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十一日,给孝诚皇后谥号加上“淑懿”2字。嘉庆四年(1799年)五月十一日,加上“恪敏”2字。最后的谥号全称是: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诚皇后所生的胤礽在出生第二年就被立为皇太子,后来两度被废,其中的罪状之一是“生而克母”,说孝诚皇后是被胤礽克死的。母亲难产而死,婴儿何罪之有?这一点胤礽是冤枉的。
雍正帝即位后,为了避讳,将雍正帝弟兄们的名字第一个字都改为允字,所以胤礽改名为允礽。
来源:清东陵保护区
清东陵里的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乘景区观光车游览碧波荡漾的风水湖龙门湖;壮观的神道孝陵主神道及石像生,观举世罕见、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水线。裕陵前景裕陵地宫康熙皇帝景陵慈禧陵贴金天花板参观乾
清朝陵寝,如果说顺治帝的孝陵在气势和规模上取胜的话,那么乾隆帝的裕陵则在质地和制度上占优。盛世之下的乾隆皇帝裕陵建筑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裕陵是清朝入关第四帝乾隆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
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1928年,孙殿英打着在清东陵军事演习的幌子,盗掘了清东陵中四位清朝皇帝的陵墓。唯独顺治皇帝的清孝陵未被盗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孝陵的地宫中有什么神秘的机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孝陵的地宫至今没有人进去
清东陵是由顺治帝亲自选址建造的清朝皇家陵墓群。与此同时,清东陵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为宏伟、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合理的一个帝王建筑群。该陵园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
题记离开蓟县经承德回东北必须途径遵化,而马兰峪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古时候这里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这是马兰峪一带真实的写照。 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则是因风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研学游让孩子们可以真正走到大自然和历史中去,切实感受一番,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游名胜、寻底蕴、访匠心,旅游和“充电”两不误,马上和
十一国庆长假去哪儿玩?清东陵是个好选择!藏着很多未解之谜的清东陵止不住让好奇宝宝们想来探索,为何只有孝仪皇后死后是干尸而不是白骨?为何乾隆帝的棺木两次顶住石门?为何棺椁会漂起?……来清东陵一定要请个好导游,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趟丰富的历史课。原
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遵化县清东陵界内,与其父亲康熙为伴,但雍正并没有在那里建陵,而在易州另辟陵区。伴随着篡位之谜的雍正,真的是在逃避他“老爹”康熙吗?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刻,年仅58岁的雍正帝在圆明园死去,在位时间13年尽管雍正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清朝皇家共有三处陵区,包括关外的福陵、昭陵、祖陵和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这其中只有清东陵被盗掘的最严重,除顺治皇帝孝陵以外,其余陵寝全部被盗。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把清东陵位置偏僻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清东陵的位置真的非常偏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