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5:57:38 | 浏览:545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是清代皇陵区。清朝定都北京后,于顺治十八年(1661)建陵于此,后又在河北易县建皇陵,分别称清东陵、清西陵。东陵整个陵区占地约2500平方公里。陵区“前圈” 部分48平方公里,建有帝陵 5 座, 为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陵区外围还建有王爷、皇太子、公主等园寝,埋葬帝、后、妃、王、公主等 160余人。
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的清东陵
清东陵
清东陵
1928年,裕陵(乾隆)和定东陵(慈禧)遭到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盗掘,陪葬珍宝被洗劫一空。
1945年,清东陵其余皇帝、皇后的陵墓全部被土匪王绍义和当时的冀东军区十五分区对敌工作部部长张尽忠掘盗殆尽。
1945年,这一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然而,举国的欢庆气氛还没有过去,9月,清东陵的定陵就被盗了。
慈禧陵与慈安陵是相邻的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慈安(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
慈禧陵丹陛镂空雕刻十分精美
慈禧陵宝殿用的都是极为珍贵的木材
慈禧陵宝殿装饰堪为极品
一、王绍义盗掘定陵和慈安墓
日本人败走后,当时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抽不出军队来守护陵寝,只好组织附近村庄的民兵配合区小队来看管。这些民兵当中有许多是当地的地痞流氓。 这时候,藏匿在陵寝周边的土匪头子王绍义开始组织人力盗掘皇陵。他们作案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咸丰皇帝奕詝 (1831-1861年)的陵寝定陵。
1945年9月23日这天正逢集日,守陵的班长轮到新立村的张小秃。经过精心策划,王绍义把盗陵队伍分成两拨,一拨在陵西用雷管炸药打石头以掩人耳目,另一拨盗陵。这次所盗的珍贵之物,全归头目所得,剩下的珍珠玛瑙、翡翠等小东西,给参加盗陵的20多个村民每人抓上一把了事。定陵被盗后,王绍义与赵子新、刘恩、杨芝草、赵国正等人聚在一起,又将慈安太后的陵寝盗掘一空。
顺治皇帝(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顺治孝陵
顺治孝陵
顺治孝陵
顺治孝陵
二、寻找后台,张尽忠入伙
王绍义为了寻找黑后台,王绍义瞄住了张尽忠。张尽忠身为15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队长,当过护矿警察,后投奔八路军,长期活动在马兰峪和陵圈之内。人称“张大胆”胆大包天,生死不惧,经常只身出入敌人心脏。张尽忠接受了王绍义带来的珍宝金头九连环(一两八钱多)、白玉镯、翠板指、白珍珠面前(皆为盗定陵、慈安陵所得)珍宝,成为东陵第二盗案的又一组织者和策划者。
王绍义找上张尽忠,一是看中了他的身份。张尽忠可以说是当时清东陵地区级别最高的军队领导,这个靠山够大。另一个原因是张尽忠“够狠”,足以震慑住一干盗陵犯,让他们顺从听命。
但是,张尽忠插手盗陵,并不满足于王绍义一伙“鸡鸣狗盗”似的盗陵活动。他把盗陵冠以“斗争皇上大地主”、“帮助群众度过饥荒”之名, 同时广泛动员陵寝地宫的知情者、会用雷管炸药的能人加入,还拉拢了蓟遵兴联合县八区区长介儒。 于是,这场盗陵活动被迅速扩大化,变成了一场上千人参与的明火执仗的群体性犯罪。
清圣祖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康熙景陵
康熙景陵
康熙景陵
三、罪魁张尽忠
张尽忠不愧为情报队队长,提出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口号,把盗陵冠以“斗争皇上大地主”、“帮助群众度过饥荒”之名,以迷惑群众,还合计定了些“黑话”以防万一。管盗陵叫“挖金”,调集民兵叫“集训”,晴天称“天高”,黑天称“明路”,动手叫“立拖”。同时广泛动员陵寝地宫的知情者、会玩雷管炸药的能人加入。
张尽忠把参与盗陵的人员集中起来,各有分工。每次盗陵,都要在陵寝周边五华里设置警戒哨,由持枪民兵负责看守。然后由青壮年劳动力负责挖开地宫入口,进入券门。
按照清朝规制,皇帝地宫内有4道石门,皇后则有2道。每遇石门,先由王绍义用“拐钉钥匙”尝试打开,如果打不开,则直接用炸药炸开。
坚固的地宫构造还是给盗陵分子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弄开每一道石门都殊为不易。盗开一座地宫,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地宫
据后来案犯供称,每次盗开地宫,都是张尽忠、王绍义首先进入,然后才是几个头目。为了防止盗匪们抢夺、私藏珍宝,地宫内点燃几十只松明火把,张尽忠站在高处持枪监视。
盗陵完成后,盗匪们一般把宝物集中到神厨殿。先由张、王挑拣,然后按三、六、九等瓜分。
四、清东陵浩劫
1945年12月22日,月黑风高,伸手难见五指。昌瑞山下震耳欲聋,刀枪闪亮的一场新战斗冲着康熙皇帝的景陵打响,300多双罪恶的手伸向景陵地宫,对康熙皇帝拖骨暴尸。经过三昼夜的“激战”,终于拿下了景陵地宫这个“碉堡”,搜出了珍宝几大口袋。王绍义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所挖的几座陵,就数这景陵的宝物多,不次于慈禧、乾隆的陵啊!”张尽忠也乐不可支:“好东西比孙殿英得的还多呀!”
王绍义一伙本来就是土匪、无赖、盗墓贼,干将们贪婪成性,打的招牌是“救济贫民”、“按股分配”,却又导演出一幕又一幕分赃大火拼的丑剧。张尽忠心狠手辣,坚持在孝东陵分定陵和景陵的宝物,这里距他家近,一旦打起来也有退身之地。面对众多的珍宝,众人你拿我抢地乱成一锅粥,最后以比枪法打孝东陵殿檐上的人兽定输赢分宝物。另外张尽忠和王绍义还设下圈套,事先安排好人,听见枪响就冒充军分区敌工部的人来敲门过问,又由他张队长出面应付过去,最后自然得宝最多的是王绍义和张尽忠。
咸丰皇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
咸丰定陵
咸丰定陵
咸丰定陵
咸丰定陵
咸丰定陵
咸丰定陵
这股邪风迅速蔓延到陵区的四周邻舍。 八区的赵子新带领10多名区小队队员和民兵一夜间把景陵妃园陵寝一座贵妃陵盗了。 关会增、贾正国一起挖掘了康熙的双妃陵。 穆树轩同贾井满把裕陵园寝里的香妃墓掘了。 王绍义父子又钻进裕陵园寝连盗两座妃子墓…… 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
从1945年底到1946年1月,在将近两个月时间里,总计超过千人的盗陵队伍把清东陵除孝陵之外的所有陵寝盗掘殆尽。之所以没挖孝陵,是因为民间传说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地宫是空的,只有一双鞋子和一把扇子。盗墓分子认为不值得盗挖。
清东陵经历了这样两次浩劫,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横遭蹂躏,无数瑰宝散失流落,盗墓者的贪婪、野蛮和愚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清东陵被盗的消息也经过一个叫张树廷的国民党军统特务报告后公开了。一时舆论哗然。 郑恩普在张树廷提供的消息之上,指名道姓地说清东陵被盗是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司令曹治甫、蓟县公安局局长云光等人所为。
同治皇帝(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
同治惠陵
同治惠陵
五、盗陵者的可耻结局。当时的国民政府得到报告,并在北京查获倒卖的文物800余件,立即与中共交涉,周恩来发表严正申明,当时各报都有报道。
张尽忠:国民党军统于1946年初将其抓获,1948年死于看守所。
王绍义: 1946年初外逃。直到6年之后,被专案组抓获,被判处死刑。
穆树轩、贾正国、赵国正、李树卿、刘恩、刘继新等6名主犯武装拒捕,在1946年2月1日被枪决。
八区介儒区长投案自首,区助理赵子新被缉拿归案后,受到法律严惩。
1952年,清东陵成立了文物保管处,国家开始将清东陵纳入了一级文物保护区范围。
清东陵,原有日寇看守,后日寇投降撤离。日本都不动的清皇陵,却被我们自己盗掘、毁灭。这就是历史。
清东陵里的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乘景区观光车游览碧波荡漾的风水湖龙门湖;壮观的神道孝陵主神道及石像生,观举世罕见、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水线。裕陵前景裕陵地宫康熙皇帝景陵慈禧陵贴金天花板参观乾
清朝陵寝,如果说顺治帝的孝陵在气势和规模上取胜的话,那么乾隆帝的裕陵则在质地和制度上占优。盛世之下的乾隆皇帝裕陵建筑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裕陵是清朝入关第四帝乾隆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
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1928年,孙殿英打着在清东陵军事演习的幌子,盗掘了清东陵中四位清朝皇帝的陵墓。唯独顺治皇帝的清孝陵未被盗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孝陵的地宫中有什么神秘的机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孝陵的地宫至今没有人进去
清东陵是由顺治帝亲自选址建造的清朝皇家陵墓群。与此同时,清东陵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为宏伟、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合理的一个帝王建筑群。该陵园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
题记离开蓟县经承德回东北必须途径遵化,而马兰峪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古时候这里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这是马兰峪一带真实的写照。 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则是因风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研学游让孩子们可以真正走到大自然和历史中去,切实感受一番,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游名胜、寻底蕴、访匠心,旅游和“充电”两不误,马上和
十一国庆长假去哪儿玩?清东陵是个好选择!藏着很多未解之谜的清东陵止不住让好奇宝宝们想来探索,为何只有孝仪皇后死后是干尸而不是白骨?为何乾隆帝的棺木两次顶住石门?为何棺椁会漂起?……来清东陵一定要请个好导游,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趟丰富的历史课。原
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遵化县清东陵界内,与其父亲康熙为伴,但雍正并没有在那里建陵,而在易州另辟陵区。伴随着篡位之谜的雍正,真的是在逃避他“老爹”康熙吗?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刻,年仅58岁的雍正帝在圆明园死去,在位时间13年尽管雍正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清朝皇家共有三处陵区,包括关外的福陵、昭陵、祖陵和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这其中只有清东陵被盗掘的最严重,除顺治皇帝孝陵以外,其余陵寝全部被盗。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把清东陵位置偏僻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清东陵的位置真的非常偏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