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5:59:05 | 浏览:539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在东陵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皇子、公主”。其中有入主中原的因为爱情曾出家为和尚的顺治皇帝,有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皇帝、寿命最长、文治武功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有被洋人下破胆子的战乱皇帝咸丰,有寿命最短母子不和的同治皇帝,有清初辅佐过两代幼主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有垂帘听政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有民间传说迷离千古的“香妃”等。
整个清东陵是我国现存封建帝王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为完整、体系最为完备的古墓群之一。
整个清东陵以孝陵神路为中轴线,东西均匀排布,整齐划一。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笏朝辑,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腾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世称“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清东陵的风水脉系还能延伸到大清朝的发源地努尔哈赤所在的东北地区。上图拍自清东陵展馆的风水图,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大清的祖先努尔哈赤是在东北沈阳安葬的,他们那里的靠山据当地百姓说是有12个山头的,代表了清朝的十二位皇帝。
大清满族由长白山发源而来,从上图最北端的长白山看来,一条山脉就像一条巨龙逶迤而来,经过雾灵山,经过六盘营,然后到燕山余脉昌瑞山开始展开屏障,两侧的护沙像臂膀一样,西侧的山头势尽朝东宛如右臂,东侧的山头势尽朝西宛如左膀,这,就是大清的龙脉。图上的山脉,我们远看,果真像一条逶迤盘旋的长龙,这才有了大清王朝296年的帝运。
在孝陵神路主道上,我们从石牌坊远眺,北有昌瑞山作为清东陵的后靠山,主峰凸起,两侧群峰叠摞,像一道锦屏,抵御了西北的来风,同时也像皇帝生前所做的龙椅宝座,帝后的陵寝就座在宝座上。
中间有案山影壁山,就像生前批阅奏章的隆书案。
南段的金星山,就像手持护板向北朝拜的大臣,三座山的主峰天然的被连成一条直线,东西两侧的沙山就像势立两旁的文武百官,整个场面就像是天子临朝般的壮观。
那这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又是谁选定的呢?据说是顺治皇帝亲自选中的。而选万年吉地这件事的来由,竟是躲避天花病“无心栽柳”的结果。顺治八年(1651年),北京城爆发天花疫情,由于顺治帝害怕传染上天花病,10月从北京“携太后、皇后行猎”遵化一带的山中。12月才回到北京。在这次看似寻常的出巡过程中,顺治帝竟无意间选中了一块作为大清朝“万年吉地”的风水宝地——清东陵。
原来,顺治带领群臣无意中来到了河北遵化马兰峪一带的丰台山一带。顺治帝登在一高处,举目四望。只见高山连绵,岗峦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一条条天龙奔涌腾跃,呼啸长空。在天龙盘旋飞舞的中间,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气盎然。东西两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顺治帝不停地瞭前眺后,环左顾右,发出由衷的赞叹:“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纵马来到一处向阳之地,翻身下马,双手合十,两目微闭,十分虔诚地向苍天高山祷告了一番,随后相度了一块相宜的地势,将右手大拇指上佩带的白玉板指轻轻取下,小心翼翼地扔下山坡,然后庄重地向身旁敛声屏气的群臣宣布:“板指停落的地方,就是陵寝的地宫!”
顺治帝的孝陵就此尘埃落定,而以孝陵为中心的清东陵也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里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
在这350多年历史中,唐山市共经历了两次大地震,整个唐山市几乎夷为平地,然后百里以外的清东陵却是安然无恙,662座单体建筑无一倒塌,两三万原著居民无一人员伤亡,也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
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即使四山以外是大旱之年,老百姓说我们这里每年有七十二场浇陵雨,这里都会有细雨绵绵。在这里生活的老百姓们地上有干鲜果品,地下有铜铁金银,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来没有过大的洪灾、雹灾、旱灾和涝灾,可见,清东陵真的是一块上极佳壤、风水宝地。
我采集了关于清东陵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郭文文 发布:2017.10.10
清朝陵寝,如果说顺治帝的孝陵在气势和规模上取胜的话,那么乾隆帝的裕陵则在质地和制度上占优。盛世之下的乾隆皇帝裕陵建筑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裕陵是清朝入关第四帝乾隆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
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1928年,孙殿英打着在清东陵军事演习的幌子,盗掘了清东陵中四位清朝皇帝的陵墓。唯独顺治皇帝的清孝陵未被盗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孝陵的地宫中有什么神秘的机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孝陵的地宫至今没有人进去
清东陵是由顺治帝亲自选址建造的清朝皇家陵墓群。与此同时,清东陵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为宏伟、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合理的一个帝王建筑群。该陵园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
题记离开蓟县经承德回东北必须途径遵化,而马兰峪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古时候这里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这是马兰峪一带真实的写照。 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则是因风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研学游让孩子们可以真正走到大自然和历史中去,切实感受一番,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游名胜、寻底蕴、访匠心,旅游和“充电”两不误,马上和
十一国庆长假去哪儿玩?清东陵是个好选择!藏着很多未解之谜的清东陵止不住让好奇宝宝们想来探索,为何只有孝仪皇后死后是干尸而不是白骨?为何乾隆帝的棺木两次顶住石门?为何棺椁会漂起?……来清东陵一定要请个好导游,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趟丰富的历史课。原
关于清东陵,我一时之间竟无法向你讲述它的宏大的烟云,如果我们之前所说的“沧桑”是一个名词的话,那么在这里,沧桑是它,云烟是它,历史也是它。这里是埋葬着清朝5 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1位阿哥,由 15座帝、后、妃陵,300多座单体
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遵化县清东陵界内,与其父亲康熙为伴,但雍正并没有在那里建陵,而在易州另辟陵区。伴随着篡位之谜的雍正,真的是在逃避他“老爹”康熙吗?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刻,年仅58岁的雍正帝在圆明园死去,在位时间13年尽管雍正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清朝皇家共有三处陵区,包括关外的福陵、昭陵、祖陵和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这其中只有清东陵被盗掘的最严重,除顺治皇帝孝陵以外,其余陵寝全部被盗。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把清东陵位置偏僻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清东陵的位置真的非常偏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