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14座陵墓,唯独孝庄太后陵在墙外,是否因她下嫁多尔衮

时间:2022-09-11 16:10:46 | 浏览:500

如果没有孙殿英,清东陵这个皇家园陵也许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知名度,顶多也就是满清后裔祭拜先祖的地方,但现在它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从北京出发驾车向东,在125公里处有个马兰峪镇,这里被满清皇室视为风水宝地,清东陵就坐落在这里。这里共有帝、后

如果没有孙殿英,清东陵这个皇家园陵也许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知名度,顶多也就是满清后裔祭拜先祖的地方,但现在它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从北京出发驾车向东,在125公里处有个马兰峪镇,这里被满清皇室视为风水宝地,清东陵就坐落在这里。这里共有帝、后、妃陵寝14座,包括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5座,皇后陵墓4座,后妃陵墓9座,共葬入157人。

(清东陵)

为什么只有14座陵墓却葬入了这么多人呢?因为除了皇帝和皇后享受的是“独门独院的超级大别墅”外,其他妃子们“住”的都是“一梯几十户”的“小公寓”。为了能让祖宗们在这里清净的休息,清朝皇室在陵园的周围修建了一圈长达20公里的“风水墙”,将14座陵墓包围了起来。

然而却有一座陵墓独独不在这风水墙内,而是坐落在陵墓正大门的左侧,风水墙之外,它就是因辅佐了两代皇帝而千古留名的孝庄太后陵墓—昭西陵

(清东陵鸟瞰图)

为何辈分最高的孝庄太后陵墓不在风水墙内?

清东陵是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的,里面葬入的都是清朝入关后的的帝、后、妃,除了顺治帝,辈分最高的就是顺治的亲身母亲孝庄太后。

关于孝庄太后的陵墓为什么没有进入风水墙内,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下嫁说”,一种是“托梦说”。

所谓“下嫁说”,指的是孝庄太后曾经下嫁给小叔子多尔衮,有违人伦,有辱皇室尊严,故而不许她进入皇陵内部,只能呆在皇陵门口,为皇陵看门守院,以示惩罚。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可以引为证据的只有一首诗和一个猜测。

一首诗指的是明朝遗臣张煌言所著的《建夷宫词》十首诗中的一首:

这首诗的大意是:已经到了做寿的年龄了,却要二次再婚了。慈宁宫里张灯结彩,宫中礼官开始准备礼仪制度,这么隆重是干什么呢,原来是太后要大婚了。长期以来,这首诗成了孝庄下嫁多尔衮的“铁证”。

(图片来源 影视剧照)

一个猜测指的是多尔衮的称号。顺治五年,多尔衮加封“皇父摄政王”。由此有人联想多尔衮必是娶了孝庄太后,才成为皇帝的父亲。其实这种猜测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古代“父”未必代表的就是父亲,“父”也是代表着一种尊称,比如周文王成姜子牙为尚父,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

所谓托梦说,指的是一个传说。孝庄太后死后,灵柩本来是要运回盛京与皇太极合葬的,当棺椁途径遵化东陵地界时,突然变的非常沉重,怎么也抬不起来,送葬队伍只好停下来休息。当晚孝庄太后托梦给康熙皇帝,嘱咐说不要往盛京送了,棺椁就安葬在停留地吧。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托梦一说也显得非常的不科学,当个茶余饭后的段子听听还行,认真你就输了。

孝庄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

既然托梦说显得非常的不靠谱,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孝庄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

前文已经提到,根据多尔衮的称号“皇父摄政王”来判断他俩已经结婚是不严谨的,因为根据满洲人的习惯,在加封爵位称号的时候会把亲属关系词给加进去。比如天聪十年,皇太极册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在亲王前面加了个“兄”。顺治元年,顺治皇帝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后在御史赵开心的建议下,又改成“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又加为“皇父摄政王”。

(图片来源 影视剧照)

由此可见,多尔衮的称号变化只是多尔衮想凸显自己的地位而已。退一步说,即便孝庄真的嫁给了多尔衮,那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大可以昭告天下。

因为在满洲旧俗里,婚姻不受亲属辈分之约。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我们用中华五千年的汉文化道德标准去看待这件事情了。而在满洲旧俗里,叔嫂通婚不是什么新鲜事。“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在满洲就有先例。

比如顺治七年,多尔衮就娶了肃亲王豪格的老婆博尔济锦氏,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也就是多尔衮的侄子,因和多尔衮不和,被多尔衮设计杀害。他娶了博尔济锦氏,那就是娶了自己的侄媳妇,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匪夷所思的。

又比如大清开国前期的四大贝勒中的二贝勒阿敏,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蒙古的赛特尔,自己又娶了赛特尔的女儿,俩人互为对方的老丈人。哎,这乱的,一塌糊涂。

所以说,多尔衮被称为“皇父摄政王”,和他娶没娶孝庄太后完全没有关系。

(图片来源 影视剧照)

再来说说张煌言的这首诗,这首诗中提到太后是在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准备和多尔衮一起“滚床单”。可是据《清实录》记载,慈宁宫是顺治十年才建造完工,此后孝庄在慈宁宫一直住到死。而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病死。孝庄怎么可能和一个死了三年的人结婚呢。

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是明朝遗臣张煌言,划重点“明朝遗臣”。明朝被大清夺去了江山,当遗臣的借着酒疯写几句打油诗讽刺一下、抹黑一下当朝太后,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还是要友情提醒一下张煌言老人家,你是汉人思维,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不适用于刚刚入关的满人。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孝庄是没有嫁给多尔衮的,所谓的“下嫁说”和“托梦说”都是不成立的。

孝庄太后陵墓坐落风水墙外的真正原因

那么作为生前受人爱戴,死后又是最大辈分的孝庄太后为什么没有进入东陵风水墙内,而是在风水墙外大门口的左侧呢?

其实一切的原因都来源于孝庄太后的临终遗言:“一定要在孝陵(顺治陵墓)的附近为我找一块地方安葬”。这就给后辈子孙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图片来源 影视剧照)

如果要在东陵内找地方,那么顺治作为第一个入陵的皇帝已经占据了最好的位子,无法给孝庄再找出一个更好的位置来。如果非要在东陵内部入葬,那么一定会让后人说康熙不分尊卑。

那就要按照孝庄的要求,在“附近”找一块地方,这个地方还不能离孝陵太远,又不能在东陵之内,只好选择了风水墙外的地方,命名为“昭西陵”。表示和盛京皇太极的昭陵是一个体系的,“神灵所通,不问远近”。

孝庄死后,康熙皇帝在东陵门口为孝庄搭建了“暂安奉殿”,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来,这个殿是暂时的,康熙皇帝也拿不准到底要不要将孝庄的棺椁送回盛京,这件事就被拖了下来,一拖就是36年。

至雍正朝,国泰民安,大清盛世,雍正皇帝便认为“暂安奉殿”是风水宝地,是孝庄在天保佑,于是决定原地修建昭西陵。

无论安葬在墙内还是墙外,孝庄太后一生的功绩还是被后人所传颂的。辅佐两代皇帝,加强皇权的集中,除掉专权的鳌拜,平定起兵的三藩,这些都有孝庄太后的幕后身影。她的前半生不受皇太极宠爱,始终默默无闻,但她懂得隐忍。面对多尔衮的强势揽权,她教福临学会韬光养晦。为大清朝的江山稳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资讯

清东陵

#唐山可圈可点#清东陵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陵寝。地理位置在河北遵化市,交通可以考虑自驾游。修建时间长,历史悠久,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较为完整,布局得体的陵墓建筑群。

顺治孝陵:清东陵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孙殿英为何不盗掘孝陵

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1928年,孙殿英打着在清东陵军事演习的幌子,盗掘了清东陵中四位清朝皇帝的陵墓。唯独顺治皇帝的清孝陵未被盗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孝陵的地宫中有什么神秘的机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孝陵的地宫至今没有人进去

清朝都亡了一百多年,为何清东陵还有守陵人?谁支付他们的工资?

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从努尔哈赤称帝到最后的溥仪称帝,一共经历十二帝,统治时间一共276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被迫宣布清朝亡了是在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朝成为历史。而溥仪皇帝虽然作为皇帝,但却从未拥有过当皇帝的实权,一直受别人的控制。之前的

清东陵被盗之后,无数珍宝为何会像人间蒸发一样,至今杳无音信?

清东陵是由顺治帝亲自选址建造的清朝皇家陵墓群。与此同时,清东陵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为宏伟、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合理的一个帝王建筑群。该陵园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

万万没想到,河北清东陵,竟埋葬着红楼梦最少14位核心人物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提到清东陵,大家一定会对《东陵大盗》这部电影印象深刻。它讲述的是民国初期,孙殿英借剿匪为名,带领军队进入清东陵,挖开慈禧皇太后和乾隆皇帝陵寝疯狂盗宝的故事。也正是这部电影让清东陵名声大噪,走进了

大过年游清东陵,就不怕晦气吗?

题记离开蓟县经承德回东北必须途径遵化,而马兰峪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古时候这里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这是马兰峪一带真实的写照。 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则是因风

【研学之旅 幸福远足】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研学游让孩子们可以真正走到大自然和历史中去,切实感受一番,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游名胜、寻底蕴、访匠心,旅游和“充电”两不误,马上和

清东陵几大未解之谜,乾隆帝裕陵地宫用八尊菩萨雕像诅咒盗墓贼?

十一国庆长假去哪儿玩?清东陵是个好选择!藏着很多未解之谜的清东陵止不住让好奇宝宝们想来探索,为何只有孝仪皇后死后是干尸而不是白骨?为何乾隆帝的棺木两次顶住石门?为何棺椁会漂起?……来清东陵一定要请个好导游,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趟丰富的历史课。原

清朝皇帝共有四个陵墓群,你知道几个?为何只有清东陵相对出名?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清东陵地区真的偏僻吗?从人文地理角度来看清东陵被盗的原因

清朝皇家共有三处陵区,包括关外的福陵、昭陵、祖陵和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这其中只有清东陵被盗掘的最严重,除顺治皇帝孝陵以外,其余陵寝全部被盗。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把清东陵位置偏僻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清东陵的位置真的非常偏僻吗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林丹球迷网快递信息网生肖牛运势网十堰新闻头条网育儿知识网吉安新闻头条网巴哥犬资讯网全球军事网宜宾新闻资讯网时尚女性网口腔医院排名网王者荣耀游戏网考研培训网大理旅游网大理石石材网
河北旅游网推荐河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河北必玩十大景区、河北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夏天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适合三天两夜的旅游胜地资讯。
河北旅游网 5959.net.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