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朝历代,皇帝对自己百年之后的万年吉地都十分重视,往往登基不久就会派人勘察风水,选定陵址。明成祖朱棣即位不久,就派出了三十多个风水师在北京周围选择风水宝地,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年,最终才定在了昌平天寿山,即今天的十三陵。到了清初时,由于连年用...
历朝历代,皇帝对自己百年之后的万年吉地都十分重视,往往登基不久就会派人勘察风水,选定陵址。明成祖朱棣即位不久,就派出了三十多个风水师在北京周围选择风水宝地,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年,最终才定在了昌平天寿山,即今天的十三陵。
到了清初时,由于连年用兵,顺治和康熙又都是幼年登基,两位皇帝都都没能在即位时就着手营建陵寝。可是乾隆即位时已经25岁,又是大清国力强盛之时,可是他为何也迟迟不选皇陵位置,难道他也跟明成祖朱棣一样有很多忌讳不成?乾隆真正的顾虑又是什么呢?
选择帝陵这可是天大的事,即便是乾隆自己不想,太后和众臣也会想。可过了三四年时间,乾隆仍然没有考虑这件事,所以人们就很难理解。其实,乾隆自己也不是不想办这件事,只不过他心里一直拿不定主意。
古代讲究“子随父葬”,这是中华民族的孝道所在。按说,他的父亲雍正就葬在清西陵,毫无疑问,乾隆只能在清西陵选择陵址。可是,乾隆一生对自己的皇祖康熙十分敬重,又想自己死后葬在康熙帝的身边,这让乾隆左右为难,也可以说是雍正给乾隆制造了一大难题。
那么,雍正为何就不顾“子随父葬”的传统呢?民间都说,雍正皇帝是毒死了父亲才得到的皇位,所以他死后不敢葬于东陵。而是让人在京城附近另择陵址,最终选在了西陵。这个说法有些站不住脚,可是至于雍正为何非要葬在西陵,却也说不出个道道。
乾隆即位后,对自己百年之后的万年吉地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好几年的时间也都没有考虑这个事情,但久拖不决也是行不通的。为此,就得有一个特别懂事的大臣,能深体皇帝的用心,站出来解决这个心理矛盾。这个出面的大臣身份很高,是乾隆帝的老丈人,他上书乾隆,建议他像祖上一样,选择万年吉地。
乾隆一看老丈人都出马了,就赶紧派了一些风水大师前往京城附近去选。其实,乾隆也在盘算自己的事情,他如果葬在西陵,这是理所应当的,葬在东陵,那也是自己尽孝心。万一要是这两处都不行,就得到别处找。于是,他让人到遵化城北的霍家庄,还有遵化城东北的九凤朝阳山,唐山地区的永平府等地,风水大师都希望自己的选中的陵址能被皇帝选中,每个人都把自己选的地方说得天花乱坠。
乾隆看到一张张风水帖子,最后经过反复的考虑之后,还是将陵址选在了清东陵。当乾隆帝将这件事给定下来的时候,大臣们却议论纷纷。钦天监监正进爱觉得自己是忠于皇帝的,就上书乾隆,说了很多东陵不适合建陵的原因,劝谏皇帝按照祖宗规制,把帝陵建在西陵。乾隆听后十分恼火,将他革职查办。
有了前车之鉴,大臣们也就不敢多说了,态度纷纷来了个大转弯,夸东陵的风水如何如何好。其实,这个风水是好还是不好?乾隆帝为何会犹豫那么长时间,能尽善尽美吗?显然,选在东陵肯定也是有问题的。抛开风水不说,最让乾隆头疼的便是他的后世子孙又该葬在哪里呢?
既然乾隆帝可以不遵循子随父葬的传统,那么其后的皇帝也可以这么做,如此一来,岂不乱了套吗?因此,乾隆将自己的陵址定下来之后,就下了一道谕旨,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规定了后世儿孙只能在东陵和西陵内选址,其二是规定父子分葬,即昭穆之制。
虽然做了规定,但是乾隆帝自己还不放心,他晚年时确定而来继位人为永琰,还特别下旨让嘉庆帝在西陵建陵。如此一来,雍正帝遗留的子不随父葬的这个难题,最终还是被乾隆帝给破解了。此后,清代皇帝的帝陵就渐渐形成了清东陵和清西陵这两大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