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真相:清东陵为何选址遵化?

时间:2022-09-11 16:16:22 | 浏览:455

清东陵是现存历代皇家陵园中规模和面积最大的一座,根据清廷留下的档案《东陵全图》说明的记载,当时东陵风水青桩界石的官山交界,有1055里。这么大的一片陵园,从1663年葬入清世祖顺治皇帝起,至1935年葬入同治皇帝的最后一位皇贵妃止,历时27

清东陵是现存历代皇家陵园中规模和面积最大的一座,根据清廷留下的档案《东陵全图》说明的记载,当时东陵风水青桩界石的官山交界,有1055里。这么大的一片陵园,从1663年葬入清世祖顺治皇帝起,至1935年葬入同治皇帝的最后一位皇贵妃止,历时272年,共葬入161人。有关清东陵的选址说法历来不一,大致有“顺治皇帝亲选”、“皇帝与王公大臣、风水师共同选定”等说法。其中以“顺治皇帝扔扳指选址”说流传甚广。还有的说,此地是明朝皇帝让出来的。那么,清东陵为何选址建在遵化?

明朝皇帝让出来的?此说道出了一段历史的真相。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即位之后,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将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以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决心。有一天,明成祖朱棣起驾来到遵化境内的丰台岭(即凤台山),也就是今天的昌瑞山,他要亲自确定大臣们为他选中的作为修建陵寝的这块风水宝地。他站在山上向南望去,只见平川似毯,山峦起伏,万绿无际。如此浑然天成,不禁龙颜大悦。然而当他环顾四周,回首一望,正好看到了不远处山势蜿蜒的长城,看到长城就意味着这里地处边关,难免北方游牧民族来犯。他只好忍痛割爱了。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明朝皇帝让东陵的第一让。

那么还有第二让。据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所著明代史事纪传体史书《罪惟录》(又名《明书》)记载,“崇祯初年,遍求天寿无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刘诚意孔昭(刘伯温后裔)及张真人甲,协视地,得蓟州凤台山,云地善而难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以后,不及事。”这段史料表明,现清东陵所在地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命人为自己选定的陵址。但尚未开建,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上,不但江山易主,这块由明朝两位皇帝挑选过的风水宝地,最终拱手让给清王朝做了皇家陵园。

对于两让之说,清朝的史料从不提及这段历史,而是津津乐道于他们清朝的皇帝选址清东陵的传奇故事。根据清朝祖制,皇帝登基的同—天,就要派出大臣,会同钦天监官员,外出寻找“万年吉壤”。但是顺治帝大约不会在他6岁登基时就选陵址,估计可能是他大婚亲政时开始选陵址的。当时派出的是江西术士陈壁珍等,找了二年多,却没有找到中意的地方。清顺治八年,14岁的少年天子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策马来到昌瑞山下,他向北极目远眺,群山蜿蜒起伏,林荫繁茂,生气盎然。转身南望,群山环抱着一块坦荡肥沃之地。东西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清世祖福临心中大喜,脱口而出:“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完取出扳指抛向远方,并说扳指落处即为吉穴。

《清史稿·礼志五》有这件事的记载:“康熙二年,相度遵化凤台山建世祖陵,曰孝陵。先是世祖校猎于此,停辔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因自取佩掷之,谕侍臣曰:‘落处定为穴。’至是陵成,皆惊为吉壤。”此外,顺治帝主张以孝治天下,他的奶妈朴氏的丈夫,他称为乳父,死后于顺治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在马兰峪河东立碑,顺治还赐乳父葬地,地点就在丰台岭迤东。这块葬地想必不是临时决定的,是顺治精心选择的,很有可能是选择万年吉地的同时,顺便为乳父相度了陵园。顺治最宠爱董鄂妃,但董鄂妃生的小皇子只活了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十五年(1658)在蓟县黄花山下还为小皇子修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陵墓。在墓室内,还沿袭前朝丧葬制度,为死者立了圹志。两合汉白玉石上,刻有满、汉两体文字,表达了顺治对小皇子的思念。所有这一切表明,顺治对这一带特别爱恋,他用心良苦地预留了丰台岭这块吉壤,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

《满文国史院档案译编》也记录下了顺治帝这次行踪:“顺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驻跸遵化。”说明顺治帝在这一年确实来到了遵化。乾隆帝在《恭谒孝陵》诗中这样写道:“桥山亲指顾,秘殿永精虔”,很明显,乾隆帝说孝陵风水为世祖亲选。皇家秘籍《昌瑞山万年统志》记载了乾隆帝在乾隆二十三年写了一首谒陵诗,诗中有两句话很关键,他这样写道:“鼎湖亲卜吉,昌瑞万年吉基”,说的是昌瑞山这块风水宝地是顺治帝亲自选中的。乾隆在这首诗的注释中进一步解释道:“昌瑞山乃我世祖行围至此亲定者,初未用堪舆家也。”选择的时间就是顺治八年。乾隆帝在其《御制隆福寺碑文》中进一步强调:“夫此山陵乃我世祖行狩于田,亲临所相度也。非若前代陵寝委之将作,听之堪舆者比。”进一步指出孝陵风水是顺治皇帝亲自选中的,根本没有使用风水先生。

中国古代重要建筑的营造,往往离不开堪舆家相察风水,帝王陵寝尤其如此。选择孝陵,实际上也是堪舆的结果。尽管目前留存下来的史书没有很明确的说法,但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康熙二年六月初六日,顺治帝后宝宫已安葬在地宫里,孝陵工程还没有全部结束。康熙四年三月十六日,朝廷里发生了一件有关堪舆的重大案件。当时徽州府新安卫官生杨光先向朝廷进了一篇《摘谬论》,摘录了来华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新法十谬》,指出汤若望选择和硕荣亲王安葬日期是误用了“洪范五行”。于是康熙将这件案子让议政王大会讨论,逐条鞫问所摘十谬的事情,杨光先、汤若望各言自己是正确的。由于历法深微,五行玄妙,难以分辨是非,议政王等最后作出结论,认为汤若望所进200年历,都和实际情况不太符合,选择荣亲王葬期不用正五行,仅用洪范五行,山向和年月俱犯忌杀。

因为事情重大,汤若望以及刻漏科杜如预、五品挈壶正杨宏量等官员八人,皆凌迟处死。但康熙下旨说,汤若望是掌印之官,做事情不加详慎,本当处死,但“念专司天文,选择非其所习,且效力多年,又复衰老,著免死。杜如预、杨宏量本当依拟处死,但念永陵、福陵、昭陵、孝陵风水,皆伊等看定,曾经效力,亦著免死”。杜如预、杨宏量等因看风水有功,不仅是孝陵的堪舆人,就连关外三陵的改建兴工,也与他们有关系。他们选择的陵址必然使康熙很满意,才免遭杀身之祸。在这起案件中,孝陵显然是有堪舆人的。

至此,困扰人们很长时间的清东陵的选址真相逐渐显露真相。选址要考虑风水,有堪舆人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清东陵是明朝皇帝让出来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点荒谬,但也不无道理。清东陵选址由顺治帝首先相中,钦天监参与意见,最终确认还是顺治帝本人。支持顺治帝选定东陵风水的,不仅有《清史稿》等史料,还有众多权威档案和重要人物的支持。《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六年(1667)七月,康熙帝亲政不久,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提出看守孝陵的要求。对此,康熙帝很是奇怪,就派人去询问,苏克萨哈解释说:世祖皇帝卜地时,蒙谕:“朕万岁后,尔等大臣之墓,亦葬陵寝近地为善。”我即叩谢:“若得如此,幸甚!”……卜阅陵地,非我一人侍从,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起叩谢。

清朝的祖陵本在关外,就是人们常说的“清初关东三陵”,或叫“盛京三陵”,再加上“东京陵”,清初在关东共有四陵。这四陵是: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县北启运山南麓,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盖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等清皇室的祖先。福陵:在沈阳市区之东,所以又名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昭陵:坐落在沈阳市区北部,所以又名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东京陵:位于辽宁辽阳市太子河东的阳鲁山上,内葬努尔哈赤的景祖、显祖、皇弟、皇子诸人。后来清朝入主中原,当然不会把灵寝再运回关东去安葬了。顺治皇帝的扳指一扔,结束了清初陵墓的历史,开辟了清陵新的历史。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相关资讯

清东陵

#唐山可圈可点#清东陵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陵寝。地理位置在河北遵化市,交通可以考虑自驾游。修建时间长,历史悠久,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较为完整,布局得体的陵墓建筑群。

探寻古今清东陵——富丽堂皇的裕陵

清朝陵寝,如果说顺治帝的孝陵在气势和规模上取胜的话,那么乾隆帝的裕陵则在质地和制度上占优。盛世之下的乾隆皇帝裕陵建筑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裕陵是清朝入关第四帝乾隆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

顺治孝陵:清东陵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孙殿英为何不盗掘孝陵

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1928年,孙殿英打着在清东陵军事演习的幌子,盗掘了清东陵中四位清朝皇帝的陵墓。唯独顺治皇帝的清孝陵未被盗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孝陵的地宫中有什么神秘的机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孝陵的地宫至今没有人进去

清东陵被盗之后,无数珍宝为何会像人间蒸发一样,至今杳无音信?

清东陵是由顺治帝亲自选址建造的清朝皇家陵墓群。与此同时,清东陵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为宏伟、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合理的一个帝王建筑群。该陵园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

大过年游清东陵,就不怕晦气吗?

题记离开蓟县经承德回东北必须途径遵化,而马兰峪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古时候这里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这是马兰峪一带真实的写照。 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则是因风

【研学之旅 幸福远足】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研学游让孩子们可以真正走到大自然和历史中去,切实感受一番,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游名胜、寻底蕴、访匠心,旅游和“充电”两不误,马上和

清东陵几大未解之谜,乾隆帝裕陵地宫用八尊菩萨雕像诅咒盗墓贼?

十一国庆长假去哪儿玩?清东陵是个好选择!藏着很多未解之谜的清东陵止不住让好奇宝宝们想来探索,为何只有孝仪皇后死后是干尸而不是白骨?为何乾隆帝的棺木两次顶住石门?为何棺椁会漂起?……来清东陵一定要请个好导游,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趟丰富的历史课。原

明君非仁君的雍正,为何不葬在清东陵?

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遵化县清东陵界内,与其父亲康熙为伴,但雍正并没有在那里建陵,而在易州另辟陵区。伴随着篡位之谜的雍正,真的是在逃避他“老爹”康熙吗?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刻,年仅58岁的雍正帝在圆明园死去,在位时间13年尽管雍正

清朝皇帝共有四个陵墓群,你知道几个?为何只有清东陵相对出名?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清东陵地区真的偏僻吗?从人文地理角度来看清东陵被盗的原因

清朝皇家共有三处陵区,包括关外的福陵、昭陵、祖陵和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这其中只有清东陵被盗掘的最严重,除顺治皇帝孝陵以外,其余陵寝全部被盗。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把清东陵位置偏僻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么清东陵的位置真的非常偏僻吗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斯洛文尼亚旅游网海信家电股票梧州新闻资讯网夏威夷岛旅游蛋糕西点培训教学网萍乡新闻头条网舞蹈培训官网衢州新闻资讯网袁大头银元收藏天文学知识大全泰宁古城资讯网天天基金行情网长沙新闻资讯网云上黄石新闻网宜宾新闻资讯网
河北旅游网推荐河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河北必玩十大景区、河北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夏天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适合三天两夜的旅游胜地资讯。
河北旅游网 5959.net.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