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言文没有“们”这个词缀,在表达“我们”这个人称复数词时,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法。
1、仍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吾”等。这种情况需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如: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赤壁之战》。其中的“我”是指孙、刘联军,是复数,相当于“我们”。再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其中的“吾”,是陈胜对大家说的,既包含自己,也包含大家。
2、用吾辈、吾侪、吾人、吾曹、吾属等表示。例如:
吾辈:《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吾辈今日雅集,不可无诗。”
吾侪:《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吾人:严复译《天演论》吾人彭聃之寿。
吾曹: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吾属:《史记·项羽本纪》:“吾属今为之虏矣。”
大家:诸位、众位、列位;
你们: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吾侪、若属、尔曹、汝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辈”等不是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它们只是短语,如“我曹”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我们”仍是从“我”翻译出来的,“曹”字翻译成“这些人”。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
所以表示现在“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
即,就是。〖例〗非此即彼。
〖例句〗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如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此情此景”文言词语可以用“此境”。“我”文言词语可以用“余”。“想”文言词语可以用“欲”。“吟”文言词语可以用“诵”。“文言文一首”文言词语可以用“词一”。“此情此景我想吟文言文一首”用文言文可以这么说:此境余欲诵词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