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的审计程序
货币资金是刚入行新同志的必修底稿。本人的第一张底稿就是货币资金,不过说来可笑,我什么审计程序都没执行,因为企业账上现金60余万,而且分布在江苏各地,无奈带头老大说先放着再说吧。
虽说货币资金是新人的专利,但它却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领域,这一账户余额的持续变动影响或源于客户业务的几乎所有方面-例如销售收款、存货和固定资产采购、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的支付等等。第一次审计时我实在想不通:这么重要的科目怎么就随随便便地交给我了。后来逐渐明白了,正如会计中的有借必有贷,审计也是可以从两边进行的。原来和现金与银行存款系统相关的大部分测试包含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和“采购与付款循环”中。既然这么说,那是不是货币资金科目的审计是不是就没什么做的了?其实,也不尽然,审计货币资金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要求相当的耐心、细心和体力。(怎么也得肯定一下自己的工作嘛!)下面结合我参阅的审计书籍和安永审计助理指南,说一下货币资金审计的大致情况。
在审货币资金前,首先应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企业做帐的合理性。要考虑的方面有以下几个:
1.客户有几个银行账号,每个帐号都是什么样的用途。
2.客户有哪些现金,都存放在哪里,各自是什么样的用途?
3.客户主要有哪几种收款方式,例如:现金销售收款、电汇收款、支票收款等,分别对应于客户的哪一类业务?
4.客户主要有哪几种付款方式,例如:现金付款、电汇付款、支票付款等,分别对应于客户的哪一类采购和支付?
在了解企业经营的大致情况后,就可以开始执行审计程序了。程序无非两种: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程序–主要控制是对客户定期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复核和样本重编。
内控测试内容:
1.收款,企业收的钱一定要收到企业并及时记账、不要收进了其他人/公司的钱包里。
2.付款,所有付款只有经过至少两个人的授权才可能付出,并及时正确记账。
实质性程序–我们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方面的实质性工作包括是检查调节表并且检查调节项目至支持文件,尤其是那些邻近期末的调整项目。其他实质性程序包括获取银行询证函以及检查银行账户以发现不寻常的或非预期的项目。
实质性测试内容:
1.取得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明细;
2.取得所有银行期末对账单,然后函证全部银行账户;
3.对外汇资金的汇率用的是否正确做一个测试;
4.审阅全部银行账户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于调整项目,要考虑原因是什么,是否要做调整;
5.大额的调节项目最好做审计调整,尤其是已经很长时间是调整项目的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和银行已付款而企业未付款的。
6.如果存款很多,是否是资金使用上有问题?是否应该还贷?
7.和去年相比,是否有频繁变更银行账户的情况?
8.银行账款中是否存在使用受限制的资金,比如质押的银行存款单,用作保证金的银行存款;
9.区分银行存款的期限,存期3个月以上的货币,考虑调整;
10.判断是否有属于其他货币资金分类的货币资金,若有需考虑调整;
11.抽查企业账单上出现的大额提现和付款,查看是否合理。
由于涉及的范围很广,对货币资金的审计应偏重于控制测试。
(1)审计目标
①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
②确定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
③确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④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
①核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②会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盘点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分币种面值列示盘点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盘点表',中注明或作出必要的调整。
③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若有差异,应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作适当的调整;
④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如有存在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应作相应调整;
⑤向所有的银行存款户(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函证年末余额;
⑥银行存款中,如有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作出记录;
⑦抽查大额现金收支、银行存款(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支出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如有与委托人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收支事项,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记录;
⑧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银行存款收支凭证,如有跨期收支事项,应作适当调整;
⑨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⑩验明货币资金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