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汤浸种催芽后播种。播后覆土0.7厘米~1.0厘米厚,塌地盖膜。白天保持棚内温度30℃~35℃,夜间不低于13℃,四五天幼苗即可出土。待70%~80%的幼苗出土时,及时揭膜,通风降温。出苗后,白天保持温度22℃~28℃,夜间保持温度10℃~15℃,晴天要加强通风。整个苗期以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为宜。
1.找块一平方大小的开阔地,用铁锹掘一个坑。
2.把伊丽莎白蜜瓜种子放在刚才那个坑里面。
3.把坑填平。
4.在填平的坑上面撒泼尿(可有可无)
还可以啊,味道不错
伊丽莎白蜜瓜是哈密瓜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它口感好、香味浓、销路好,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它的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1 )适时育苗
于11 月下旬采用营养钵育苗,第2 年2 月中旬定植。
( 2 )施足底肥
采用农家肥、磷酸二铵、钾肥混合作底肥,满足作物前期生长所需养分。生长期采用叶面喷肥,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 3 )室温管理
苗期适宜温度在17 - 29 摄氏度,每天上午10 点左右根据天气情况室温超过30 摄氏度要进行通风。
( 4 )科学灌水
定值后浇1 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时灌水。果实成熟前半个月停止灌水,以防裂果。
( 5 )摘心
伊丽莎白蜜瓜属于攀缘植物,瓜秧长到1 . 5 米左右进行摘心。
( 6 )适时采收
从定植到果实成熟需65天左右,第1 次采摘在6 月末,以后每隔4 - 5 天采摘1 次,瓜秧生长期可维持到7 月上旬。
伊丽莎白蜜瓜栽培要点:
育苗期25—30天,种子在20℃以上才能良好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8℃,地温稳定在13℃以上方可定植。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在20℃-35℃,最适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由授粉到瓜成熟30-35天,全生育期90-100天,春、秋两季都能栽培。
播种前先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后,再在水温30℃左右,继续浸种6-8小时,然后洗净后在变温20℃-30℃恒温25℃的条件下进行催芽。
伊丽莎白甜瓜不耐移植,起苗伤根后恢复慢,缓苗期长,应采用营养钵育苗。
定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立方,磷酸二胺40公斤,硫酸钾7公斤。
采用温室立架(2000-2400株/亩),大棚立架(1800-2200株/亩)或小棚地爬(1000-1200株/亩)栽培。
整枝方式有单蔓、双蔓或多蔓整枝,早熟栽培以单蔓整枝为好。即留瓜子蔓在瓜前留两片叶摘心,其余子蔓全去掉,主蔓留25-27片叶摘心。在主蔓的第8-14片留4个瓜,采用人工授粉或用高效座瓜灵、防落素、2.4—D涂抹或喷瓜胎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及时疏瓜,选留形状椭园、端正、瓜柄粗壮的两个大小相近的幼瓜,其余摘除。
伊丽莎白甜瓜根系发达,保护地内蒸发量又小,不需浇多少次水,但疏瓜后要及时浇足膨瓜水,并随水施入少量速效性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微肥等。
伊丽莎白甜瓜二次结果能力很强,因此可以得到二茬瓜。具体做法是在头茬瓜大小定型(即花后20天左右)后,在主蔓上部留二荐瓜,一般留两个瓜。
伊丽莎白甜瓜抗病能力较强,但也因管理不当而发病,常见的有苗期猝倒病、中后期的蔓枯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除加强管理外,隔7-10天喷一次托布津或百菌清,以预防为主。如发生蔓枯病可将托布津调成糊状涂抹患处,1-2次即可。细菌性角斑病用DT或DTM2,霜霉病用乙磷铝、瑞毒霉,白粉病用粉锈宁,发现蚜虫用蚜克星等专用药防治。
总之,伊丽莎白甜瓜的生长发育喜空气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忌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应抓住培育壮苗、施足底肥、整枝座果、巧施追肥,浇足膨瓜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才能达到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