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点意味着终点.
当企业的创业动力是模仿对手的时候,注定它会被对手收购或打败。易趣是对EBAY的模仿,卓越是对亚马逊的模仿,但两者的最终命运就是被对手收购,依些类推,淘宝会被EBAY收购,百度会被GOOGLE收购,当当网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当你对比一下这些公司之间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你就会发现我不是乱说(我会对我的每一篇文章负责任):GOOGLE的营收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24.6亿和7.21亿,而百度分别是0.24亿和0.073亿。小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味的只知道模仿而不知道如何去打败。“要么打败对手,要么被对手收购”殊途同归啊。
模仿只是下三滥的做法。
很多人是为了钱去创业,而有的人是为了一份事业去创业。为钱去创业,当然要快点,最快的就是模仿别人做一个,然后卖掉,风险又小。但是为了事业就是不一样了,那需要用一生的精力去把事情做好,既然是一份事业那就是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开创与众不同的东西,如果是跟别人走,那样的话挑战性就差了,做起来也没劲了,成就感也不强了,导致企业的发展动力不强,等着被对手收购。
其实模仿最可怕的是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国内有个企业家叫陈东生的(好象是泰康人寿的老总)提出:率先模仿就是创新。前几天也在新浪博客上看到一个题目是叫:模仿是一种捷径。我感到很悲伤,如果模仿就是创新的话,那什么是创新呢?企业的宗旨就是要和别人区别开来,我知道也许率先模仿的意思是学习世界上先进的企业。还记得国内有个咨询专家叫姜汝祥的写了一本书:和跨国公司的差距(不知道是不是这名字,我看了三分之一就不看了)。为国内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企业找差距那不是和尚头上的虱了——明摆着的嘛。如果是我写的话,我的书名就叫做:如何打败和收购跨国公司。这和中国的教育有关系,小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要求我们要向班上的先进学习,但结果是我们如何努力都超不过班里读书好的。
很简单你要和跨国公司对着干。别人往东,你就往西。别人学习好,我就和他比体育,别人体育好,我就和他比文艺,我总有一点比别人强嘛。当EBAY在网上卖实物的时候,我易趣为什么要用同样的方法卖同样的东西,最起码我的东西可以不一样嘛,你卖实物,我就卖无形的服务,比如我今天要到上海去了,找个导游,可以上易趣啊,这就和别人区别开来了,卖东西上EBAY,找服务上易趣,最起码易趣就有自己生存的特色了,对吧?“
另一种方法,我们不要去模仿跨国公司,而是找出对方的弱点,微软再强大,戴尔再强大也还是有自身的弱点的,(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可口可乐强大得没有弱点了嘛?也不是,麦当劳也没有弱点了,不是吧,我上次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一个动物保护协会抗议麦当劳虐待鸡,这也暴露了它的弱点,也就是它把鸡如何更快养成,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会牺牲鸡肉的品质的,所以我们就要研究把鸡如何养得越慢越好,因为这样的话,鸡肉品质就会好了,这也是一种优势。
答案是不一定。假若双方都不改变,那么淘宝将会收购中国EBAY。如果EBAY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改变,那么将会反过来收购淘宝。当然如果淘宝进行改变,那么两者将会并存。
马云现在以己所长(本地化)克他人所短(EBAY的本地化),用他的话说,我在大海里(全球化市场)和你玩不起,就在江河里(中国市场)和你玩。但并不是马云的战略对了,而是因为EBAY中国错了,错在淘宝免费以后采取减少费用的战术,本来马云作为模仿者,不应该超越EBAY
,如果我是EBAY中国的老总(幸亏不是我,不然马云会睡不着的),我的战略是一定把淘宝拉到大海里玩,也就是说当淘宝免费的时候,我会增加费用,我会帮助把卖家的货卖到全球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卖家因为得到更高的利润,自然会爱上EBAY的,而且EBAY最大的优势就是全球化的网络啊。这样EBAY反过来以己所长(全球化)克淘宝所短(本地化)。当然EBAY迟早会这么做的,因为它不会看着让马云这么舒服的,所以马云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过的。以前做BTB的时候,因为创新,没有对手,所以可以玩得很爽,但现在因为模仿别人,跟从,而让自己变得很累,遇到对手变化,那会更累,甚至会挎了。
所以前面说的双方都不变的可能是不存在,那马云只有一条路,以变化求得和EBAY的共存。我觉得变化的要点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可以定位在拍卖无形的服务类产品,因为服务类产品才是有地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