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3年12月20日北京市水务局发布《北京市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编报审批管理规定》(试行),今后不通过水影响评价,也不能新建住宅区了。
据悉,10月15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办法(试行)》,对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进行了调整,将“水影响评价审查”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2014年6月底前,《办法》先在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大兴五区进行试点。
“水影响评价审查”是北京市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水资源管理利用水平,实现首都量水定发展而出台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目的要将水资源管理利用控制在源头,不仅可以避免社会各界无端浪费各种自然资源,也会使本市社会各界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中因为法规前置而多方受益,共同推动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水影响评价审查”在全国首次尝试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价)报告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3项行政许可整合为1项,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市水务局出台此《规定》,主要为规范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审查、申报、审批的管理而制定。
何种情况应编制水影响评价报告?
《规定》指出,本市行政区域内涉及四种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一)直接从河流、水库、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二)取用公共管网水或者再生水的;(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四)铁路、公路干线、卫星城、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住宅区、小城镇、大型骨干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可能影响防洪安全的,以及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或跨蓄滞洪区的建设项目。
水影响评价内容有哪些?
包括水资源论证(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三部分。这里需特别说明,《规定》将此三部分合在一起是一个创新。以往要做三方面的报告与审批,如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而利国利民。
水影响评价报告形式分为报告书和报告表。(一)日取(用)水量大于150立方米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价)部分编制报告书。小于以上规模的建设项目,编制水资源论证(评价)报告表;(二)征占地面积在1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部分编制报告书。小于以上规模的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三)铁路、公路干线长度超过5公里的;卫星城、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住宅区、小城镇、大型骨干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占地面积超过10公顷的;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或跨蓄滞洪区的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部分编制报告书。小于以上规模的建设项目,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表。
水影响评价报告如何编制?
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编制。没有能力编制的,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或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具有何种资质?
要具有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和洪水影响评价相应级别的资质或技术条件。不符合相应级别资质或技术条件要求的,可以联合编制。水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费用,由委托方与被委托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水影响评价报告由谁进行技术审查?未通过怎么办?
技术审查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技术审查机构组织,并出具专家审查意见、技术评估报告等审查文件。通过后方可进入行政许可办理程序。如未通过技术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异议的,可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技术复审。
水影响评价报告由何部门审批?需要具备哪些受理条件?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有三种情形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一)年取(用)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新增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但是年取(用)水量超过50万立方米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政府批准后审批。(二)拟市级立项、核准、备案,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建设项目;中央立项,征占地面积不足50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50万立方米的建设项目。(三)拟市级及中央立项、核准、备案建设的铁路、公路干线、卫星城、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住宅区、小城镇、大型骨干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或跨蓄滞洪区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
其他项目由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每季度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次。
水影响评价审查的行政许可受理条件共有六项:(一)水影响评价书面申请;(二)行政许可申请表;(三)水影响评价报告书(表)3份;(四)申请单位(人)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机关事业单位编码等证明文件复印件;(五)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报告编制委托书复印件、水影响评价报告的技术评估报告及修改说明;(六)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此外,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建设项目,其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重大变化时,按照本规定的程序重新编制水影响评价报告,履行技术审查、行政许可等相关手续。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具备编制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资质单位名录信息已在市水务局官方网站公布,供需要的单位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