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写日记,倒不如说随时记下自己的灵感,很多时候遇见某件事、看到某篇新闻、经历了某个瞬间,只要是有感而发便可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现在的灵感是需要记录下来的,记录下的灵感多了,不知不觉会把各个灵感串联在一起,整个人都可以变得有内涵,切忌为了记日记而写日记,日记的目的只是为了养成思考的习惯,先把这样的习惯坚持一周不间断、两周、一个月,适当回过头再去看当初自己的那些灵感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另外,日记里是为了记录下某件事,把某件令自己生气的事、高兴的事,把自己想发火、想骄傲的炫耀等等都转化成语言形式记录下来,适当的时候回忆当初的做法是否妥当,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后该怎么改正,这样可以渐渐的改掉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让整个人更加成熟,更有涵养,这个过程也称之为复盘。
孩子不愿意写日记,往往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写些什么,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给予方向,比如告诉孩子写日记就是写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自做过的事情,写自己想说的话.这些事情可能发生在教室,可能发生在校园里,可能发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可能发生在家里.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情想一想,说一说,再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至于具体内容,孩子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写多长,就写多长.家长不要过高要求孩子,让孩子自然接受,孩子的心理世界大人们是无法替代的.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写自己想写的,自己想说的,这样孩子才会有写话的乐趣,愿意写。.同时为了使这个过程有趣,可以一起与孩子搞点小素材,比如画画,贴纸,每个星期可以让孩子回忆一下这周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一天。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一起寻找素材。一天下来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事情很多,但孩子年龄小,贪玩,并不像成年人一样拥有丰富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因此要让孩子每天发现值得写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给予指导帮助.每天从孩子起床开始,到晚上孩子写日记以前,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做个有心人.比如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特殊的日子等,多鼓励孩子把看到的、想到的、说过的写下来,并给予肯定与赞赏。如果孩子愿意,可以邀请其他家人作为孩子的第一读者一起朗读欣赏,以增加孩子的成功感,自豪感。
阅读量加大,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作多元化的表达。为什么我要强调多元化?因为孩子们写日记的方式,并不仅仅是用文字来记录,可以是漫画加上文字说明;也可以是手帐这种新颖独特的方式;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脑洞大开,创作别具一格的日记形式,比如音频录制,比如书信等等,都是很好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