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墓中的文物重见天日后文物会迅速朽化

2025-05-07 01:44: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古墓处于地下,且封闭性好,其空间内的氧气在长期的耗氧细菌的代谢活动中被消耗无几,而且温度较低,而文物又常常被淤泥覆盖,故常能长久保存。但同时,古墓中湿度很大,CO2浓度很高,这些都是对氧化很有利的条件,(CO2的存在是很多金属因形成坚实碳酸盐而被氧化腐蚀)只是因为氧气的稀少而难以发挥。在文物出土后,氧气含量和温度迅速升高,加之文物表面的H2O和CO2仍很多,常会造成文物的氧化变形,所以文物出土时要迅速清理干燥。

回答2:

总结起来就是在一个稳定而绝氧的地方突然转移到了一个可以接触氧气并且温湿度之类的指标变化很剧烈的地方
然后造成了文物内部结构的迅速破坏。。

其原理就像你冬天本来暖和被子睡得很舒服,突然有人把你扒光扔在零下40°或者火炉里面一样。。然后你必然就感冒了么。。。
人感冒了~~但是人有新陈代谢~可以吃药~可以养病
但是文物没有啊~所以它就挂了~
回答完毕~

回答3:

你这个都不知道啊?ogdㄍfыuk蕨ébXc阀z┒y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