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就今年我市教育战线的工作重点,市教育局局长张丙辰掷地有声。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问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通过均衡师资、均衡生源、均衡编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大致均衡。去年,我市被教育部授予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这标志着焦作义务教育均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与全国教育发达地区相比,焦作教育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还达不到让群众满意的目标。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开展创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活动,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力争办好每所学校。
旗帜鲜明抓质量
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比如高中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我市共有9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而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寥若晨星。一些示范名校名不副实,个别学校升学成绩连年下滑,一降再降。
张丙辰表示,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让更多的孩子登堂入室、跨入名校之门是校长的天职。市教育局将加大考核力度,力克高中质量“短板”。对连年无起色、成绩滑坡的高中,要问责校长,摘掉示范性高中的牌子。同时,市教研室将把每次联考、统考、模拟考的成绩分析结果和排序情况,通报给市政府和县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去年,我市制订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方案》,成立了素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办公室,全面构建了“五维一体”的素质教育监测评价体系。
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强力推进新教育实验,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有效作业体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以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
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没有一所学校有正规的塑胶跑道。”据市教育局计财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市计划投入1500万元,把市属中小学的炉渣跑道、土跑道、水泥跑道变成塑胶操场。同时,在解决市属学校学生在校饮水难、如厕难的基础上,还计划投入500万元用于用电增容和线路改造,彻底解决学生在校的取暖降温问题。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工程。在提供充足的教室缓解大班额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校硬件的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器材的配备质量。我市将通过加速实现教育信息化、设施现代化、办学规范化,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
从近三年的新教育实验效果看,新教育实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契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了新课改的精神。我市作为河南省唯一的新教育实验区,实施新教育实验有声有色,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
今年,我市将以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从阅读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新教育实验项目研究、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强新教育实验推进的指导工作,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努力打造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发展文化。
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今年,我市继续实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课本费政策,对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实施生活补助,对城市低保家庭实施“两免一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同时,我市将重点解决特殊群体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包括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南水北调征迁户子女的就学和教育工作,保障学生平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