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违背生物界的食物链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提到狼,人们都认为狼是凶残的。但读了这篇文章,你的这种想法大概会有一些改变。
它主要讲得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多一些,便作出了以下两条决定:1、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2、决定由政府亲自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但结果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情景。而是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而且鹿的只数也由四千只左右迅增到十万只。但这十万只鹿也遭到了厄运,先是饥饿,然后是流行疾病,两年之后,鹿群只数又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里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看到这里,你大概忍不住会问:鹿已经没有敌人,没有危险了,已经成为这个“王国”中的“宠儿”了,怎么还会遭此厄运呢?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生物链,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条这样的链子。比如:人们把废物随手扔进小河,河水就会被污染,然后农民伯伯再用河水浇灌庄稼,这样庄稼不也被污染了吗,最后,人们再吃粮食,到头来,还不是人污染了人自己吗?
《鹿和狼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又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关系。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因此破坏了狼、鹿、森林这条生物链,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错在他不知道这消灭狼的后果,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