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翻译李贺的《河阳歌》 染罗衣,秋蓝难着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2025-05-07 20:58:1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李贺与他在河阳当公务员的一位老年朋友的调侃诗。说呀,这老吏虽年老官卑(秋蓝、颜郎),然而呀,春心不老(临邛客、花烧、惜美人),所以呀,就惦记两个官妓(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可是惦记归惦记,那也不是轻易能一见的。还好,敢上今天有上面的人来,安排招待,名正言顺地可以安排官妓侍宴。下面六句皆是诗人为老吏拟想之乐,不细解释,维调侃而已。



  2.[蓝]泛指菘蓝、蓼蓝、马蓝等可以用来制造靛青染料的植物。秋蓝枯老,用来染罗衣自然不易着色。首二句比兴手法。


[临邛客] 指西汉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在临邛,听说巨富卓王孙女卓文君新寡又喜欢音乐,就和他的朋友临邛令王吉设局,在卓王孙宴请王吉时,邀司马相如赴宴,席间王吉请司马相如弹琴,司马相如用琴声和歌挑逗卓文君,她一见钟情,与司马相如私奔成都。

[花烧]盛开的繁花如火焰燃烧。

[中潬城] 潬,音但,水中沙洲。

[颜郎]指西汉颜驷。颜驷三朝不被重用,至老仍为郎官,借指河阳年老的下级官员。《昭明文选·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

[惜许]爱慕。惜,怜爱。许,赞许。
[抽心]发芽,比喻情发于心如春草抽芽。

[银牌] 使者所持由门下省发给的银符券,上书“敕走马银牌”。此句言有使者至河阳,所以才有下句晚上接待来使的“鸣玉宴”,才有与两少年官妓“应相见”的期许。

[鸣玉宴] 接待使者的宴会。楚国王孙圉出使晋国,晋国大夫赵简子鸣玉侍宴。


[牛头]牛形酒尊。

[觥船]如船的大觥。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掉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饫]饱食。觥船饱食口红,是拟人修辞。
[蜜炬]蜡烛。古代以蜜蜡制蜡烛照明。

回答2:

如题,谁有这首诗详细的考证资料,感谢了~~~~~~~~~~~~~~[玫瑰]
河阳歌 李贺
染罗衣,秋蓝难着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宴。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作品赏析台邛:疑为临邛。惜许:一作昔许。
---------------------------------------
自慨诗也。
注:
1:河阳歌:河阳,古县名,出佳丽。江淹《别赋》:"妾住河阳。"梁简文帝诗"悬胜河阳妓。"
2:染罗衣,秋蓝难着色:起兴。
3:不是无心人,为作台卭客:台卭,临卭,司马相如客临卭令王吉家事。
4: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花烧,花开似火。中潬,河阳三城,其中城曰中潬。颜郎,《汉武故事》载,颜驷三朝为郎,老而不 遇。
5: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燕:银牌,唐时,官妓佩银牌,上书姓名。鸣玉,《国语》:"王孙圉聘于晋,定公享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 燕,饮燕。
6:牛头髙一尺,隔坐应相见:牛头,酒尊也。
7: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觥船,大酒觥也。饫,饱食也;或同沃,浇也。蜜炬,烛也。《西京杂记》:"南越王献高帝蜜烛三百 枚。"
附:
方扶南评曰:亦可解,但不为好。
阙名评曰:此诗前解见其苦心,而后解非其本怀。秦王宫中,汉武台上,易地皆然。颜郎老而花自娇,临卭远而琴声绝,所谓染罗而 着色难,徒有抽心似春草也。后半首形此苦衷,则更甚矣。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