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军事重镇,在山海关东门镇东楼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磅礴大气气势雄伟,然而我们仔细看着五个字的时候,发现“下”字最后那一点似乎有点不和谐,看起来也有点怪怪的。关于这个匾额,其实还有一段故事。天下...
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军事重镇,在山海关东门镇东楼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磅礴大气气势雄伟,然而我们仔细看着五个字的时候,发现“下”字最后那一点似乎有点不和谐,看起来也有点怪怪的。关于这个匾额,其实还有一段故事。
山海关古称榆关,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四海威通,风帆易达。明洪武十四年(1381),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建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地理位置上讲,山海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二是从地理形势上讲,山海关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
山海关城的建筑颇具匠心,整个城池布局为四方形,周长4.6公里,城高12米,厚7米,东墙顶宽15米,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
城墙内用土筑,外用砖砌。城设四门各门皆有箭楼,如今南、西、北门箭楼已毁,唯有东门箭楼尚存。
据《临榆县志》的记载:“东门建楼,高三丈,凡二层,上层高五丈,下层六丈,深各半之。有额曰天下第一关额为明肖剑事书”。
山海关现存的城楼名为“镇东楼”,其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楼之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
镇东楼的构造属于箭楼格式,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
镇东落城楼山下内外,共悬挂三块木质白地黑字“天下第一关”匾:楼内一层为原匾,二楼内为清光绪五年王治清钩摹燕塞湖重刻,二楼外围民国九年杨宝清钩摹另刻。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宽一米有余。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据说,其中“下”字一点,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相传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亲自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到圣旨后,马上派人爬上箭楼,量好尺寸,请木匠做了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五尺的巨匾。
匾做好后,兵部主事亲自到萧家拜访,请萧显为巨匾题字。萧显示两榜进士出身,当过福建按察司佥事,其书法闻名天下。晚年因辞官归里在山海关赋闲。
起初萧显没有答应题字,但在兵部主事的几番请求下最终点头答应,他说写这么大的字还是头一次,所以不能急,也不能催,要好好酝酿一段时间才行。
眼看二十多天过去了,兵部主事见没有任何消息,于是又派人给萧显送上几匹绸缎和几支大型湖笔。很快送礼的人回来说:“萧老先生每天起早贪黑地在院里耍一根长扁担。”
又过了二十多天,兵部主事发现仍然没有动静,于是又让亲信给萧显一些上好的徽墨盒宣纸,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老先生正在屋子里吟诗,说再过一月就可以写了。”
可是,兵部主事第二天接到了新任蓟辽总督代皇帝要来山海关视察山海关挂匾事宜的一份急信,预计三天内到达。兵部主事得到消息后,马上让人抬着那块木匾和一坛子墨汁赶往萧家。
到了萧家,兵部主事就把兵部传来的急信之事向萧显叙说了一遍,萧显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他提笔在匾前一边走,一边端详,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大笑。忽然,萧显凝神屏气开始动笔。
萧显落笔如高山坠石,起笔如飞燕掠食,笔随身行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大家凑前一看,字体雄厚可“下”字缺了最后一点。萧显看着大家疑惑的神情,说最后一笔要等挂匾之后再写。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一边命人把大匾挂在箭楼上,一边在箭楼上宴请萧显。酒过三巡以后,萧显来到城楼下,让书童马上研墨,他随手抓起一块擦桌布,手中一团,饱蘸墨汁,用尽所有力气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墨布刚好落在“下”字的右下角,补上了那一点。
萧显为何要这么做,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下”字的最后一点,看起来还真像是后来加上去的。据说,萧显书写的巨匾,现收藏在山海关城楼内,城楼上悬挂的匾额则是后来的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