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共有四个陵墓群,你知道几个?为何只有清东陵相对出名?

时间:2022-09-11 16:16:37 | 浏览:4590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

古代的皇帝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他们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对自己的陵墓的规格也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主要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的尊荣。还有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舒适的躺在地下。


正是因为皇帝们对陵墓的重视,才有了现在很多的陵墓方面的名胜古迹,例如著名的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

清朝皇帝的陵墓一共有四个,除了上面说到的相对名气的较大的清东陵和清西陵,还有不太出名的清福陵和清昭陵,清昭陵里面安葬的有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后妃们,清福陵里面安葬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后妃们。

清昭陵因地理位置在当时清朝初期的都城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北面,也被叫做北陵,关于沈阳北陵,后面再主要讲它,我们接着说回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同样作为皇家陵墓,为什么清西陵没有清东陵知名度高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东陵里面的安葬皇帝和后妃知名度较高,加上在清东陵发生了著名的东陵盗案。

清东陵里面安葬一共安葬了五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顺治,依次是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在这里面的前三位皇帝,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功绩,可以说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大的。

说完了清东陵里安葬的皇帝,我们再说清东陵里安葬的后妃,我们重点要说的这个人,大家肯定都会认识,这个人就是慈禧太后,后来在清东陵发生了著名东陵盗宝案,其中也有涉及慈禧太后。


也正是因为这个东陵盗宝案,使得东陵的名气大增,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历史上著名的东陵盗宝案的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最终结果。

事情发生在1928年,当时的时代是处于民国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在当时已经进入河北省,这时候的河北地区匪患十分严重,尤其以河北省东部地区最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便派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前往河北省东部地区进行剿匪。

孙殿英在前往东部地区的路上,经常能看到从东陵殿宇上拆下来的木料被人大量的盗运,而对这些盗运的人,孙殿英不但没有制止和处理他们,反而任由这些人盗运,孙殿英在这期间,逐渐开始生出了对东陵的歹心。


随后,当孙殿英得知马福田进驻清东陵所在的马兰峪,准备要挖掘陵墓的消息,孙殿英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好机会来了,于是派手下的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马兰峪赶走了马福田,赶走马福田后,孙殿英随后便率军赶到了马兰峪,为进入东陵做起了准备。

最开始时,孙殿英的军队,为了掩饰自己的卑劣行径,四处张贴布告,在布告中宣称要在东陵搞军事演习,东陵盗宝案由此拉开序幕。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赶走了所有的守陵人员,封锁了各个入口和出口,实行戒严。


孙殿英对实施盗宝行动的陵墓对象十分明确,一个是处于清朝全盛时期的,最为富有的乾隆皇帝的裕陵,一个是随葬品丰富且十分奢侈的慈禧太后的定陵。

于是孙殿英将整个军队分成两支队伍,一支队伍去往乾隆皇帝的裕陵,一个去往慈禧太后的定陵。

一开始孙殿英的盗墓队伍并不顺利,因为不知道裕陵地宫的入口,只能在裕陵地宫的明楼和宝顶上乱挖,挖了很长时间,依然一无所获。

不过最终盗墓队伍还是找到了裕陵地宫入口,裕陵地宫的入口,就在明楼后面的哑巴院的琉璃影壁墙的下面。在找到裕陵地宫入口后,盗墓队伍便开始进行挖掘,由于裕陵修建的十分坚固,虽然挖了很久,可是依然没有完全挖开,孙殿英的盗墓队伍便开始动用炸药强行炸开石墙,地宫才露出了阴森森能够供人进去的入口。


由于里面的环境阴森森的,害怕里面藏着暗器。于是孙殿英便派了几名士兵走在前面进行探路,这几名士兵走在狭长而又黑暗的斜坡甬道上摸索前进,高度紧张,走了很长时间,走到了裕陵地宫的第一道石门。

士兵们用蛮力撞开了第一道石门,之后的两道石门也是用着同样的办法撞开的,到了第四道石门,也就是最后一条石门,士兵们不论怎么撞也撞不开,于是用炸药炸石门,炸了好几次才炸开。

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第四道石门这么难开呢?

原因有两点,第一是门后有着顶门石,顶门石的作用就是使门不被轻易被打开,第二就是地宫渗水,由于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在东陵当中属于坡度最缓的,赶上雨季时很容易渗进去水,渗进去的水不容易排出去,使得裕陵地宫积满了水,积满的水产生了相应的浮力,浮力使得乾隆皇帝的棺椁离开了它原有的位置,顺着积水的流动,流动了石门,并顶住了石门,所以孙殿英的盗墓队伍才打不开最后一道石门。


在孙殿英的盗墓队伍炸开最后一道石门后,进入并打开乾隆皇帝和后妃们的棺椁,并对他们的随葬珍贵宝物大肆掠夺,可怜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的他,在棺椁顶住石门被炸开后,乾隆皇帝的脑袋因炸药的作用,被压在了石门底下,额头的地方被被轻微拍碎,手和脚的骨头也因此丢失。

后妃们的情况更惨,身上大部分的骨头和关节,都消失不见,后来的人只能将乾隆和其他后妃的遗骨放到一个棺材里进行合葬,并重新封存棺椁,将石门关闭,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又被重新打开。

而慈禧太后的定陵地宫,相较于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挖掘难度较小,很快孙殿英的盗墓队伍就将慈禧太后的定陵地宫挖开,在挖开地宫后,接连撞破石门后,最终到了慈禧太后的棺椁,在打开慈禧太后的棺椁后,盗走了慈禧太后大部分的随葬珍贵宝物,


孙殿英的东陵盗宝案发生后,举国哗然,部分文化团体和群众,还有清朝的宗室要求当时的国民政府严惩孙殿英,国民政府虽然说着要严惩孙殿英,但是孙殿英依然逍遥法外,没有受到任何惩处,最后案件也不了了之。

在1928年的东陵盗宝案发生的十七年后,东陵又发生了第二次盗案,这次东陵的盗案,东陵所有陵墓无一幸免,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两次次在清东陵发生盗案宝物损失众多。造成的损失巨大,不可估量。

说完了清东陵,我们再来说说清西陵,清西陵和清东陵都在河北省,在地理位置上处在清东陵的西面,因此被叫做清西陵。


清西陵得以建立,主要来源于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最早还是想在清东陵的,毕竟自己的父亲康熙皇帝在那里,可是在去清东陵实地考察后,虽然风水不错,但是因为地势容易造成地宫渗水,雍正皇帝不是十分满意。

于是雍正皇帝派自己最信任的弟弟,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去考察可以修建陵墓的风水宝地。

刚开始在北京附近寻找,最后一无所获,后来又改变了思路去河北省寻找,经历了一番寻找,最后在离北京98公里河北省易县的这个地方找到了可以修建陵墓的地方。


这里无论地势还是风水,都很符合雍正皇帝的要求,于是怡亲王胤祥向雍正皇帝汇报已经找到满意的可以陵墓的地方,雍正皇帝在听完汇报后很是满意,不过很快雍正皇帝便有了顾虑,清东陵已经有选好的地方了,突然改变,加上离父亲那么远,容易被误会不孝。

雍正皇帝身边的大臣,了解雍正皇帝的心思,便劝道:其实严格意义来说,相对离得不是特别远,并且都在同一个地区,不算是不孝。

雍正皇帝在听完大臣的进言后,很快便打消了顾虑,开始派人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雍正皇帝的泰陵是清西陵的第一个陵墓,接着是嘉庆皇帝的昌陵,道光皇帝的慕陵,还有光绪皇帝的崇陵,以上列举的这位皇帝,除了雍正皇帝和光绪皇帝,能够为人熟知之外,其他两位皇帝,在名气方面就稍显逊色了。


另外就是清西陵相比于清东陵破坏程度较小,虽然发生过盗墓的事件,但是损失程度相比东陵盗宝案是小巫见大巫,只有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还有崇陵院内的瑾妃墓,其中瑾妃墓是被盗贼误认为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的墓才被盗的,光绪皇帝的崇陵和瑾妃墓被盗贼打开后,里面的陪葬品全部消失,光绪皇帝的崇陵地宫被打开后,也成为了现在清西陵的景点。

清西陵除了这两座陵墓被盗贼打开后,其他的皇帝和后妃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被盗,陵墓依旧保存完好,跟清东陵的损害程度和宝物损失比起来,清西陵还是幸运的


清西陵里面安葬的皇帝,影响力和功绩相对来说,都要比清东陵里安葬的皇帝小很多,加上清西陵的里面宝物价值和建筑规模也没有清东陵那么大,还有在清西陵也没有发生‘东陵盗宝’这种十分著名的历史事件,清西陵的名气自然而然就没有清东陵那么大。

相关资讯

为什么说清东陵集天下灵气,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1、清东陵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山下,在这里共建有15座陵寝(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埋葬帝、后、及皇子、公主等共161

清东陵的守卫有多森严?内有八旗外有绿营,整个陵区如铁桶一般

有一位东北的读者私信御史,说他祖上是满洲正红旗人,清末时是清东陵的一个低级军官。为此想让御史介绍一下清东陵的官员设置,以及守陵兵丁的情况。大多数读者对于清代的陵寝制度应该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至于官员设置情况,以及守陵军队,估计了解得不是很多

清东陵暗藏十大未解谜团:乾隆地宫里的神秘经咒

想必对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清东陵,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这里埋葬了5位皇帝和15位皇后,其中的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更是遭遇军阀孙殿英的盗掘。关于清东陵的也有很多谜团未解,下面将一一展开。谜团1:玄妙的风水成谜

文化遗产的精美古建—清东陵

清东陵里的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乘景区观光车游览碧波荡漾的风水湖龙门湖;壮观的神道孝陵主神道及石像生,观举世罕见、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水线。裕陵前景裕陵地宫康熙皇帝景陵慈禧陵贴金天花板参观乾

清东陵

#唐山可圈可点#清东陵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陵寝。地理位置在河北遵化市,交通可以考虑自驾游。修建时间长,历史悠久,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较为完整,布局得体的陵墓建筑群。

探寻古今清东陵——富丽堂皇的裕陵

清朝陵寝,如果说顺治帝的孝陵在气势和规模上取胜的话,那么乾隆帝的裕陵则在质地和制度上占优。盛世之下的乾隆皇帝裕陵建筑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裕陵是清朝入关第四帝乾隆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

慈禧龙袍、经被已修复成功!清东陵修复20件清朝皇家珍品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8月15日从唐山遵化清东陵文物管理处获悉,20件由御用江宁(南京)织造制作的清朝皇家纺织品已修复成功,其中包括慈禧陵、容妃(香妃)墓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和传世珍品。修复项目自2014年启动,历时5年,至2019年完成。​​​

游学清东陵:清东陵的由来

为什么会有清东陵?陵寝的修建缘于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孝文化。在孝文化里,孝道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慎终追远,事死如事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中国古代将“以孝治天下”视为心传家法的古代帝王们,非常重视陵寝的营建。他们将营建山

来清东陵,赴一场金风玉露之约~

当秋风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缝隙在清东陵凝结成寒露清东陵的晚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朝来寒露重,旭日贺新晴趁着时光还未更迭趁着璀璨已凝结来清东陵赶赴这场金风玉露之约——凝玉叶上露,清影入晚秋它们乘着季节的风云凝结在站了三百年的枝上见证着历史

【清东陵美景2】石坊流光

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金星山之北,大红门之南,有一座建筑在300多年中历经两次大地震未伤分毫,它的名字叫做“孝陵石牌坊”。石牌坊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既有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的作用,也有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小叶苦丁茶资讯网天然野生灵芝网谢霆锋歌迷网全球品牌加盟网捷克旅游网理查德米勒收藏家平原上的火焰电影网今日沧州古天乐影迷网韶关新闻资讯网孝感新闻头条网香港旅游网安阳新闻头条网徽州大峡谷漂流网曲靖新闻头条网
河北旅游网推荐河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河北必玩十大景区、河北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夏天自驾游必去景点大全、河北适合三天两夜的旅游胜地资讯。
河北旅游网 5959.net.cn ©2022-2028版权所有